本报讯(文/图 记者 吴艳敏)7月9日,记者接到市民反映,市区漓江路有很多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不仅影响交通,还影响市容市貌。
7月10日上午7点30分,记者赶到漓江路,看到摊贩一个挨一个将三轮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有近50米长,占去道路的三分之一。
在附近居住的赵先生告诉记者,这里每天早上4点多以后就成了马路市场,特别是在上班高峰期,人流量大,有的行人嫌拥挤干脆就走到机动车道上去了,存在安全隐患。
“公交车每次经过这个路口都不好过。原本的双车道被摊贩占得满满的,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而且这个路口车辆比较多,很容易堵住。车多、路窄加上占道经营,经常发生车辆剐蹭事故。”一位109路公交车司机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漓江路的马路市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摆摊的菜农大多是自产自销,看到有人在这里卖菜,就一个一个跟着过来了,让这个马路市场渐渐繁荣起来。
“虽然相关部门一直进行整治,但往往整治后,流动摊贩马上就回来。”附近一商户马先生告诉记者,马路市场的形成,不仅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交通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在漓江路做保洁员的刘大爷告诉记者,每天早上都有这么多流动摊贩,他们就像打“游击战”一样,执法人员来了,他们就跑了,执法人员一走就又回来了。
一位在附近居住的居民说,这些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市容和交通,有关部门真应该好好管管了。
马路市场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也算是城市管理中的痼疾。如何彻底整治?这就很考验我们的管理勇气和智慧。一要堵疏结合,先表明坚决取缔的态度,再耐心地向小摊贩讲解相关法规政策,劝说他们到正规菜市场去。二要从源头上控制,向附近居民宣传马路市场的不良影响,号召居民不要在这里买菜。三要表明治理的决心,对待“游击战”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安排人员进行不间断监控,下大力气整治一段时间,直到马路市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