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7月15日 星期

认清服务差距 追问监管责任
“铁面问责 直面整改”第13期

□见习记者 党梦琦

村级幸福院不能正常使用、公益自行车成摆设、贫困户脱贫培训不精准、小额贷款审核不严格……7月12日早上,“铁面问责 直面整改”活动现场,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残联4家单位相关负责人被请到现场,接受“拷问”。

残疾人补贴未按月发放

据了解,我市于 2016年11月21日印发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细则,文件规定,补贴发放标准采取社会化形式按月发放到其银行账户,而实际执行中却按季发放。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伟民说,2017年~2018年都是按季发放残疾人补贴,因为享受低保的残疾人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与低保相关,低保金按季发,所以残疾人两项补贴也随着按季发放。市民政局党组积极研究按月发放措施,从今年7月起可按月发放,民政部门将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资金一旦到位及时发放。

村级幸福院不能正常使用

2019年3月~4月,市委巡察组对市民政局巡察时发现,我市部分农村幸福院不能正常使用。市民政局是如何让财政资金投入后真正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并加强财政资金的后期管理工作的?

张伟民说,农村幸福院是全国民政系统统一筹资建设的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的建设资金主要是福彩公益金,目前我市已经建成500多个,建设的主体是县区政府,国家、省、市三级分别给予建设补助。由于我市绝大多数农村幸福院都是与村级综合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的,因此幸福院阵地被占用的比较多,同时幸福院建设运营没有引起县区足够重视,县区政府未投入运营费,市级财力又有限,目前运营费来源不固定,也影响正常运营。为提高运营效果,正向上级反映,努力从固化运营资金筹措渠道入手,提高幸福院运营的社会效果。

公益自行车成摆设

巡察组发现,市民政局出资建成的福彩公益自行车项目,在共享单车投入使用后,运营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市民政局将采取什么措施进一步提高福彩公益自行车的投资效益?

张伟民表示,市民政局将对现有自行车网点进行改造,开通手机扫码就可以使用福彩公益自行车功能,这一项改造计划在7月底前开通。市民只需缴10元办卡成本费,不收押金和任何骑行费用,并对低保户和困难群体免费发放骑行卡。为进一步提升市民骑行的舒适度,将试点投入一批电助力自行车。目前,拟试点投放的电助力自行车设备已经到位,将于近期开始试运营,如果效果良好,将对现有福彩公益自行车网点进行改造,全面投放,建设方案已经上报到市城管局待批。

小额贷款审核不严格

市委巡察组在巡察时发现,市人社局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审核不严格,档案管理不规范,个别人员同时担任担保人和调查人,部分档案缺少经办银行核贷意见或原始资料,存在管理不规范现象。此外,小额贷款是政府贴息贷款,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也进行贴息贷款支持。市人社局针对此项工作有没有规范的审核决策机制?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办主任翟书维说,近年来,我市财政投入担保金1000万元,没有逾期不还款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核实诚信记录、提供反担保等措施,较好地防控了担保风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区负责落实。近几年以来,累计发放企业贷款12笔1977万元。针对小额贷款工作,严格按照申请—核实—联合调查—审贷会会审—银行审批流程办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阳光操作。

脱贫培训不精准

有贫困户反映,市人社局开展的培训活动与贫困户学历、能力和就业方向存在脱节,如:去年源汇区培训贫困户制作西式糕点技能,学后无用武之地。市人社局如何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使贫困户愿意学、学得会、用得上,提高就业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发挥公办培训机构作用,真正做到脱贫培训精准到位?

翟书维说,奔着简单易学,能快速就业的目标,目前共协调教育局、扶贫办、农业局、畜牧局、蔬菜办等8个部门成立就业扶贫小组,根据贫困人员培训意愿分门别类组织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种植、养殖、裁剪、月嫂等10多个专业。

(下转02版)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