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红
实习生 刘园园
自“创文”以来,“门前三包”一直是工作中的重点之一。要做好“门前三包”工作,管理是关键。7月16日下午,记者跟随市城市管理局“门前三包”督导组,来到了源汇区顺河街办事处和老街办事处,看看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顺河街辖区现有餐饮娱乐、公共服务、婚庆摄影等商户合计1056家。顺河街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做好“门前三包”工作:制定了辖区“门前三包”管理工作网状图,并且在网状图上明确了辖区路段网格长及相关负责人,通过实行挂图作战,责任到人,分包到户的管理模式,确保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政府主导、商户参与、媒体跟进等多种形式共同促进商户对门‘前三包’工作的支持和参与。”这位负责人说。
在老街办事处,记者看到,他们正在召开“门前三包”进展会议。老街办事处地处市区商业核心地带,有沿街商户1132户。在门前三包落实方面,办事处按照“网格管理、全面铺开、重点推进、逐步规范”的思路,使市容市貌得到新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并联合城管执法队员、环卫保洁员,以执法促管理,以管理促服务,形成相互协同、互为依托、互为支撑的联动机制。还每月评出“门前三包”红黑旗商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处罚。
“我们将继续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体目标,促进责任商户和单位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职责,为‘创文’出力。”老街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