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5月2日,第二届“龙行中原”河南省全民龙舟大赛在漯河市开赛,为我市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据报道,这次活动共有75支代表队1700余名运动员参赛。龙舟赛的举办,不仅丰富了我市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活动的举办很有意义。
5月2日,笔者也前去观看了比赛。当天,烈日当空,尽管天气炎热,但是这丝毫没有挡住数万漯河市民前去观看龙舟赛的脚步。从嵩山桥到彩虹桥,河堤两岸一度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数万市民“加塞”得水泄不通,将之形容为铁桶一点也不为过。大人把孩子驮在肩膀上,摄影大咖端着长焦镜头,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坐着轮椅前来观战,规模空前的观看队伍给了笔者强烈的视觉震撼。这也反映出广大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之心,和对传统文化的憧憬与渴望之情。这并非溢美之词,也不是感动泛滥,因为它确实颠覆了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所处现状的看法,带给人们情感上的震撼。
一次龙舟赛的举办,竟然可以激活人们心中日渐模糊的传统文化习俗的记忆,唤起人们旧藏于心的那份文化归宿感,带来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高兴、值得纪念的事情。正如网友评论的一样:“龙舟赛满足了市民对传统习俗文化的渴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或许,经过这次龙舟赛的洗礼,不少漯河市民都有一些关于文化的思考和体会,至少在看待传统习俗文化上会比之前多几分自信和希望。龙舟比赛,我们关心的绝不仅仅是谁赢谁输,而是感受传统气息、享受体育风俗。
当然,我市通过举办龙舟赛,在发扬光大传统习俗文化的同时,也更好地展示了我市的良好形象。这里笔者也希望我市龙舟赛一年比一年举办的更好。一方面要着力优化龙舟文化的生存环境,最大程度地美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要给龙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意义与精神价值。比如,有关部门强调原汁原味龙舟赛的同时,还可多关注道德和信仰的提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智慧、丰富感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再比如,漯河对龙舟的常态化传承,也不妨整合和经营好本地的文化特色资源,同时放手将资源和空间交给民间组织,从而让举办青少年龙舟赛、成立龙舟文化促进会、做好龙舟数量龙舟能手的注册登记、举办龙舟培训班等获得常在常新的活力。夏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