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7月23日 星期

中草药种出新天地

杨旭然在他种植的丹参草药地里。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盛夏的源汇区大刘镇塘河北村,成片的丹参开花了。紫色的花朵随风摇曳,有些像薰衣草,为这个小村庄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这几年,村里依靠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农田变药园、村民变药农,种出了一片乡村振兴的新天地。

7月22日上午,冒着酷暑,记者来到了塘河北村,村子毗邻塘河,有丰富的水资源,加上是沙质土壤,为中草药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一片丹参地里,记者见到了农户杨旭然,从去年开始,他承包了村里农户的500多亩地种植中草药,除了丹参,种的还有夏枯草、白芷、虎杖。

杨旭然说,种中草药前,镇政府组织了村民代表到安徽亳州去实地参观,并积极与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医学技师学院对接,他们定期派技术员前来指导。

村民陈桂花家今年5亩地的夏枯草收获了,房前屋后都跺满了,院里院外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她雇了一些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分拣夏枯草。

“穗比较值钱,从枝上剪下来,装成包再卖,剩下的枝也可以卖,做兽药用。”陈桂花说,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之功效,为常用中草药,如今逐渐成为凉茶生产的主要原料。一亩地的夏枯草,可产出2~3吨干货,今年行情不错,一吨可卖5000多元。

大刘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塘河北村的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了近千亩,在该村的示范带动下,周边几个有条件的村庄也有农户开始种植中草药。一些药商、药企也纷至沓来,和药农们形成订单种植模式,草药收获后,他们直接收购。由于种植形成了一定规模,有药农还成立了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下一步将通过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