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孩子一有空就看短视频,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当下,这样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火爆的短视频让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四十三次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近八成。去年5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牵头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比例也接近10%。(据新华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运,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烦恼。过去的孩子,动画片是一个“成长烦恼”。很多动画片,都有一定教育意义,可家长会让孩子无休止看动画吗?实际情况是家长会限制观看时间,电视台也会限制播出时间。
所有娱乐活动,都容易上瘾。社会发展到今天,最大的成长挑战不是饥饿,而是诱惑。大把时间用在刷短视频,还有多少兴趣和精力学习?从短视频上收获的一点知识,相对于成本付出,成正比吗?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一旦遇到成长问题,总说要引导。有人就讲,成年人要给青少人做好示范,要引导好青少年。可是,“短视频的吸引力,成年人都难以抵挡,更不用说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了”,简单引导有用吗?引导是疏,当然是必要的,可在成长阶段,当洪水来的时候,简单疏是不行的,该堵还得堵。现在针对短视频,已经参考游戏,启动了防沉迷系统。严格限制内容,严格限制时间,就是一种堵的思路。只是,很多短视频防沉迷系统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短视频不是洪水猛兽,可是刷短视频上瘾,“停不下来”时,那就是洪水猛兽。面对洪水,必须疏堵结合。因此,短视频断瘾需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加强引导,也要“断舍离”,不让青少年过度接触和刷看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