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7月29日 星期

吕雪娥:照顾患病丈夫23年

爱心人士看望张毅和吕雪娥(中)。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实 习 生 刘园园

吕雪娥66岁,家住市区柳江小区。大约23年前,吕雪娥的丈夫张毅突发脑梗,瘫痪在床。吕雪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了他20多年。吕雪娥说:“不管日子多苦多难,我都要撑起这个家。我爱生活,爱我的家庭,更爱我的丈夫,我愿意照顾他一辈子,无怨无悔。”

照顾丈夫 体贴入微

7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吕雪娥家。吕雪娥家在一楼。在家门口,记者看到,为了方便丈夫坐着轮椅进出,她找人给家门口修了无障碍通道。

吕雪娥的家,没有一丝异味,地板干净,鱼缸里几条金鱼欢快地游动着。吕雪娥指着一排暖气管说:“这是以前装的,现在不用了,我没有拆掉,为的是让丈夫锻炼时有个抓手。”

吕雪娥每天都要帮丈夫按摩、擦洗身子,怕丈夫躺在床上不动长褥疮。她每隔几个小时就给他按摩一次。

由于长时间卧床,丈夫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弯腰吃饭,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吕雪娥就喂丈夫吃饭,一顿饭要吃上一个多小时。平时,吕雪娥还给丈夫读新闻、聊天。

中午,吕雪娥给水杯装上吸管喂丈夫喝水。看到有人来看他,张毅激动起来,不停地流眼泪。吕雪娥低头跟丈夫说:“这么多人帮助我们、关心我们,我们也要回报人家,你得坚强些,支持我多做点善事、多参加些公益活动。”

面对厄运 选择坚强

吕雪娥爱好文艺,十六岁曾饰演《红灯记》中的铁梅。因为普通话说得好,吕雪娥还做过报幕员。此外,吕雪娥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获得过“三八红旗手”等荣誉。1973年,经人介绍,吕雪娥与同一个单位的张毅相识相恋,走入婚姻殿堂。

回忆起丈夫年轻时的事情,吕雪娥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会武术,有很多朋友,小有名气。”两人结婚时一贫如洗,后来通过努力,日子越过越好,不但买了房子,还有了儿子。

1996年冬天,张毅突发脑梗。当时,他俩的单位已经破产,一家人没了生活来源。吕雪娥一边摆地摊挣生活费,一边照顾躺在病床上的丈夫。虽然很累,但她咬牙坚持了过来。

1996年10月,他俩的儿子从部队退伍后,选择继续读书学习。暑假期间,儿子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还打工挣学费。吕雪娥告诉记者:“我儿子学的是财经管理,很有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1999年9月,儿子被诊断为尿毒症。一个月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亲戚朋友也借了个遍。由于治疗较晚、病情太重,2001年4月,年仅26岁的儿子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卧病在床的丈夫,得知儿子病逝,病情加重,大小便严重失禁。坚强的吕雪娥,为了这个家,为了丈夫,为了偿还债务,决定再次创业。她始终坚持信誉第一、诚信为本,一边照顾丈夫一边经营生意。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吕雪娥性格开朗,业余时间很喜欢跳舞。在朋友介绍下,她加入了一家公益组织。2018年,她获得市妇联授予的“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漯河晚报暖冬行动中,她获得突出贡献奖。

吕雪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感谢党和政府、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帮扶”。她常常说,人要有感恩之心,感恩身边的亲人、朋友,感恩大家的关爱。她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回报社会。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