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街道整洁宽敞,小院干净漂亮。7月26日,记者走进临颍县瓦店镇沟王村,清新、文明的气息扑面而来。村支书王玉卿告诉记者,早前“脏乱差”的村容村貌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一系列可喜变化中,村民印象最深的是改厕,即旱厕改水厕。
厕所干净了
在村民宋五中家,记者见到了改造后的新厕所。虽然厕所的墙壁还是红砖砌成,但是洁白的搪瓷蹲便器,让厕所显得格外干净。宋五中说,他是村里的贫困户。没有改造前,厕所里气味难闻,蚊蝇多得很。改成冲水式厕所,不仅没花他一分钱,厕所也干净了许多。
水厕虽好,但农村条件有限,改造后冲厕所的水从哪里来?污水又排到哪里去?
在宋五中家,王玉卿给记者做了详细讲解。蹲便器旁是一个小型储水池,一次可加两到三桶水。如厕后,脚踩储水池上的按钮即可冲水。污水排到地下的无害化化粪池。
“改造后的厕所都是无害化卫生厕所:污水排到化粪池后,先通过厌氧发酵,降解有机物,之后沉淀虫卵、杀灭病菌最终达到无害化。每年仅需对化粪池进行两三次的抽污即可,每次费用也就30元左右。抽出的沼液还可以做高效有机肥,一点儿也不浪费。”王玉卿告诉记者,旱厕改造后,明显感觉到村里人更讲卫生、更讲文明了。
先试点后铺开
记者了解到,瓦店镇是2018年河南省确定的户厕改造试点镇,仅去年一年就改造了4850座旱厕。瓦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郑学兵告诉记者,为了推进“厕所革命”,改厕工作分为“三步走”。
“由于贫困户的居住环境较差,镇里先对全镇197户贫困户的旱厕进行免费改造,第二步是各村自愿改造的村民进行免费改造,第三步则是对之前的沼气式、双瓮式厕所进行改造。”郑学兵说,一开始,镇里挑选了5个条件较好的行政村,作为整村推进改厕工作的试点。由于改厕的益处显而易见,在5个试点村改厕还没进行到一半时,其他村纷纷要求进行改厕。
旱厕改水厕,不仅改善了瓦店镇村民的生活条件,还带来了村民卫生意识的显著提高。
“改厕后,家里也明显比之前干净了,个人的卫生观念也变了。”瓦店村村民崔书宽深有感触地说,“改厕之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农村人,不用那么讲究,现在看着厕所都那么干净,不自觉地就想搞好个人卫生、做好家里的卫生。我现在发现,原来农村也可以跟城里一样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