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8月1日 星期

李曾志:抗击日寇 屡建战功


李曾志(1894年~1942年),字省三,河南省郾城县李湾村冯湾庄人。抗日民族英雄、原国民革命军29路军(后为68军)143师中将师长。李曾志幼年与其兄一起就读于乡塾,后因家贫辍学,兄弟二人便于大沙河上操桨摆渡。民国初年,冯玉祥部到河南招兵,二人投军入伍。

李曾志天性聪颖,酷爱读书学习,文化知识、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天文地理无一不穷追其理。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勤于习武,尤对大刀情有独钟,其刀术极为精湛。他一生以抗击日寇侵略为己任,在抗日战争中不畏牺牲,勇猛过人,每每身先士卒;常因伤病坐担架指挥战斗,轻易不下火线。一生屡建战功,在喜峰口之罗文峪战斗中,身负重伤,坚持指挥。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深得部下拥戴。

李曾志是冯玉祥西北军旧部,也是冯玉祥在郾城所招之兵中的一员虎将。1922年,李曾志在河南第五团二营五连任连长。

1933年3月,李曾志任宋哲元29路军刘汝明暂2师一旅二团团长,参加了中外闻名的喜峰口对日大战。3月18日,日军再次向罗文峪发动进攻。刘汝明师长亲率第1团手枪队应战。第1旅旅长李金田率第2团向三岔口西北部敌军阵地先后进行三次冲击。团长李曾志腿部负伤,仍在火线指挥。3月20日,李曾志团清扫战场,得敌钢盔百余个。在岛村身上,搜得“满洲地图”及日记本,并有敌军早川支队由承德向罗文峪出发之命令一份。日军这次伤亡大尉以上军官8人,内有吉田、早川大佐2人。

李曾志一战成名,升任由暂2师改编的143师第二旅少将旅长。“七七事变”爆发时,143师防御张家口。张家口沦陷后,李曾志升任第143师师长。抗战全面爆发后,李曾志的第143师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黄河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枣宜会战。

1938年的武汉会战,李曾志的68军143师和日军打到了白热化,当时他们已经打退了日军八次冲锋,李曾志亲自拿着大刀冲进子弹横飞的战场,对官兵喊道:“兄弟们!军长马上要到我师阵地来了!再加把劲,多消灭几个小鬼子!一定要把小鬼子的这次冲锋打下去!”官兵们战意高昂,表示“师座你放心,我们和小鬼子拼了!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活着,小鬼子就别想通过我们脚下的阵地!”

1941年,李曾志调任第29师师长,一直在前线与日军作战。后奉命进入敌后开展游击,因敌后环境恶劣缺少药品,李曾志因抗战时留下的枪伤复发,于1942年8月去世。后葬于郾城县城西十公里的化身台寺旁。

市委史志研究中心宣教科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