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8月1日 星期

轩志伟:不倒下就继续干

轩志伟(右)和同事谈论工作。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淇

7月31日,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临颍轩志伟荣登7月份“中国好人榜”。这是我市新一轮创文工作启动以来,连续12个月的第13个先进典型荣登此榜。

爱岗敬业

1990年7月,轩志伟从河南省供销学校毕业。1997年,轩志伟到临颍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科主持工作。当时,政务信息工作在全省全市处于落后位次。他发现主要是没有建立信息员队伍、上报的信息条目少且质量不高。

怎么办?他开办全县政务信息员培训班,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授课,系统讲解政务信息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带领大家到部门、乡镇调研,及时发现工作亮点、热点和难点,收集整理后分类上报;每周至少编辑三期《政府工作快报》,及时反映全县工作动态,既送达县领导,又下发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实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临颍县的政务信息工作跨入省市先进行列。

1999年5月,他感觉腰椎僵硬疼痛,如同针扎,早上起床腰弯不下去,穿裤子都成了难题。一检查,是强直性脊椎炎。医生说这是“不死的癌症”,目前没有什么药根治,只能经常吃止疼药抑制疼痛,而且不能久坐。为不影响工作,轩志伟一次买了几个疗程的药物。为便于服用,他把药全部放到办公室。也因此,轩志伟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

据统计,他上报的信息被省市领导批示达25条。他编辑的《政府工作快报》达1500多期,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临颍县政府办公室连续多年被命名为省、市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迎难而上

2003年6月,临颍县政府决定建立“中国临颍网”,并由信息科具体承建。当时,信息科只有两个人,平时要收集、整理、上报、下发政务信息。同时,大家对建设互联网网站一窍不通。

轩志伟带领大家认真浏览知名网站网页,查看各级栏目设置,认真学习,反复讨论,拟定了建设方案,报请领导同意后从县联通公司借调两名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参与筹建。之后,轩志伟虚心向专业工作人员学习网站后台操作技术,带领大家熬夜苦干,饿了啃方便面,困了抹清凉油,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

通过6个月的艰苦努力,“中国临颍网”在2004年1月1日正式开通。从此,临颍县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对宣传推介临颍和招商引资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临颍县信息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临颍网”开通后,轩志伟除了做好信息工作,还要审核网站发布的新闻稿等内容,工作量大大增加,但他毫无怨言。

严谨认真

2007年5月,轩志伟被提拔为临颍县史志档案局副局长。此时,他的强直性脊椎炎更加严重,腰更弯了,疼起来经常是满身大汗,夜里不能平躺入睡。

医生和家人劝他赶紧到大医院治病。但是,当时县志的编纂工作即将启动,局里严重缺乏具有相关专业文字功底的人员。面对两难局面,他再一次选择了工作:托人到省里的医院又买来几个月的止疼药,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县志的编纂工作中。

从收集汇总入志资料、编写评审稿、完善送审稿到审核校对印刷稿,他全程参与。多年来,他常常独自面对厚厚的稿件,认真地看了一篇又一篇、改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因为久坐,神经受到压迫而头晕脑涨,恶心呕吐,但他无怨无悔,默默坚守。

2018年12月,县志出版在即。为了不出现差错,他在郑州审稿一个月。2019年春节期间,他在家加班加点,完成县志最后一遍校对工作。终于,86万字的《临颍县志(1986-2005)》顺利出版发行。与此同时,轩志伟还担任《临颍年鉴(2017)》的主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临颍县的第一卷年鉴,共32万字。

河南省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漯河市优秀共产党员、临颍县十佳公务员,临颍县对外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9年来,轩志伟获得了30份各类荣誉证书、称号。轩志伟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党培养了我,干好党交给的工作是我的本分。只要不退休,只要不倒下,就得坚守岗位,这样我的心里才踏实。”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