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辉
张晓甫
8月1日下午到8月2日早上,我市迎来了一场暴风雨,让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应急能力经受了一次考验。我市及时启动城市防汛排涝Ⅲ级应急响应,城市管理、住建、交通、公安交警、电力、通信等单位迅速行动,抢险排涝,城区无大面积长时间内涝,主次干道基本保持畅通,居民生产生活秩序保持基本稳定。
迅速反应行动快
8月1日下午3点左右,天空瞬间阴沉,犹如黑夜来临,紧接着大风狂起,暴雨倾盆而下。气象预警一个接一个,最后暴雨预警达到了红色级别。
预警信息迅速变成行动力,市城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城市防汛排涝Ⅲ级应急响应。应急响应启动后,全市各级、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部署和应急方案,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排涝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全体人员连夜上路,对倒伏树木、道路窨井盖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市住建局深入小区、工地督导检查防汛情况;市交警支队冒雨上岗,引导车辆安全出行,并及时对故障车辆实施救援;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奋战,保障全市普通公路所有重要涵洞无积水,车辆通行一切正常;漯河供电公司投入多支抢修队伍,在一天两夜时间里不间断持续抢修施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组建专业应急小组,及时查看任务区情况;市人防办派人到分包路段进行巡查;各区出动人员对积水较严重处紧急排涝;还有公益救援组织赶赴积水较深处,拖车救人分文不取……暴风雨中的他们温暖了这座城市。
齐心协力退积水
郾城区祁山路北段是个易涝点,一遇大雨,这里的积水短时间排不出去。看到连夜执勤的市政抢险队不停地清理该路段窨井附近的杂物时,居民们纷纷赞扬说:“昨天晚上10点多,还见有人在这里值守,凌晨时分水就下完了。”
在市城市管理局组织人力对市区易涝点加紧排水的同时,市住建局组建三个检查组,深入住宅小区、市政工地、建筑工地督导防汛排涝;市交通运输局出动路政人员、养护人员奔赴全市重要公路,确保涵洞无积水。
积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退去,还得益于城市外围排水沟渠的疏通,8月1日晚,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应急车辆对黑河西支等阻水点进行了开挖疏浚,当晚除桐柏山路与珠江路、燕山路与东方红路口、普陀山路与东方红路口、解放路南段有少量积水外,以前易积水的双汇周边及其他区域均无积水。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当晚也组织人力,排查辖区7公里的塔河流域,确保了塔河排水畅通。
8月1日夜间降雨逐渐停止,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道路积水得到消除。环卫人员连夜对市区主干道清扫冲洗,还市民干净整洁出行环境。
加强安检除隐患
在应对暴风雨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也对行道树、电线杆、配电箱等影响安全的因素开展拉网式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8月1日下午5点多,市城市管理局出动园林养护抢险人员和车辆,对倒伏的行道树进行清理,帮助因树倒被砸的车辆脱险。当天晚上城区主干道上的倒伏树木清理完毕,防止二次灾害发生。
8月1日晚上,路灯维护人员加强了对道路路灯的监控巡查,对积水严重、行人稀少的路段,为保障用电安全关闭路灯,视情况适时恢复照明。
市政人员也严密值守立交泵站、沿河抽排泵站和闸门工作,出动巡查人员100余人,对道路上窨井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雨水冲走的窨井盖及时补充,错位的井盖及时恢复。
百余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冒雨赶赴分包路段,帮助群众移走水中抛锚车辆,对埋在水中的高压电箱拉起警戒线,引导群众绕行。
漯河供电公司8月1日晚连夜组织电力抢修队伍,200余名抢修人员奔赴各故障线路抢修施工,在保障市民生产生活电力可靠供应的同时,也加强对供电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保障用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