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闲情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8月6日 星期

古人也撸猫
人生闲趣
《戏猫图》宋 佚名

□青 丝

现代人越来越“宅”,对宠物的陪伴也更为依赖,养猫的人不仅形成了小圈子,还生造出“撸猫”“吸猫”等流行语,与同好进行互动。历史上也有过不少“猫奴”,对猫主子的爱,一点也不亚于今人。

关于宠物猫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由唐玄奘从天竺带回。南宋时期,民间也有驯化的家猫,但只是饲养来捕鼠,而非玩赏陪伴。大规模养宠物猫的风气,始于明代。明人谢肇淛的《五杂俎》:“京师内寺贵戚,蓄猫,莹白肥大,逾数十斤,而不捕鼠,但亲人耳。”明代的宠物猫已经本土化,体型肥大,毛色漂亮,温和友善,喜欢亲近人,演示了人与动物的崭新关系,引得“猫奴”急剧增多。京城王公贵人的内眷,以及宫里的太监,闲暇无事,都喜欢养猫,作为解闷纾乏的伴侣。

相关的产业链也由此形成。明代福建宁德出产的宠物猫,在人工育种及血统改良方面,都很成功,培育出来的猫体型小,毛色丰富,不具攻击性,售价是别地的十倍,但依然供不应求。谢肇淛本人也多次高价购买良猫,把养猫撸猫作为了一生的事业。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波,是不折不扣的“猫痴”。她养了一只猫叫“乌员”,每天与女主人在闺房里寸步不离,顾横波还时常把猫抱到怀里,比女儿还要疼爱珍视。“乌员”每顿吃的都是最上等的鱼,不料有一天,“乌员”吃鱼没有节制,被撑死了,顾横波的天都塌了,为之怅恨数日,且越想越难过,最后竟然到了绝食的地步。丈夫龚鼎孳为了讨好夫人,不惜血本,雇请巧匠用最名贵的沉香木为“乌员”做了一具棺木,又请来12个尼姑做了三天三夜的道场,为猫超度,这才安抚住顾横波的情绪,止住她为猫殉身的念头。

清康熙朝,侍讲学士邹升恒也有撸猫癖,家里养了好几只猫。每次宴客,他都先把几只猫招来,让猫先吃,然后才与客人动筷子。他有一次带着几只猫到河南督察学务,在商丘走失了一只猫。邹升恒大为焦急,立即手书一纸饬令,限期当地的县令为他找回这只猫。县令心知天宽地宽,要找一只猫谈何容易,可是又不敢得罪前来督察的钦差,就想办法拖着。过了一段时间,县令用公文通知已转到别地视察的邹升恒,说卑职派遣了4个衙役挨家挨户搜查,如今已经逾期,大人的猫还是没有找到。邹升恒无法可施,只能作罢。

现代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撸猫缓解压力,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但就像苏轼所说:“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凡是被寄托了情感的东西,都须适当有度,一旦“留意于物”,人为物役,就会像顾横波一样,容易做出各种傻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