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8月8日 星期

蔡永令:三进三出敌人监狱


蔡永令(1901~1966年),又名作鹏,别名寿鹏、大鹏,郾城县(今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郾城抗日游击队的积极组织者和领导者,三进三出敌人监狱。

蔡永令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3年后转入王孟寺县立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入县中就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郾城中学、郾城师范两校师生组织成立了学生联合会,蔡永令加入了联合会。学生联合会领导学生进行抵制洋货和罢课活动,迫使省长罢免了郾城知县汪杉的职务。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蔡永令积极参加郾城各界的声援活动。1926年1月,共青团郾城特支成立,他被发展为共青团员。同年10月,中共豫区执行委员会将共青团郾城支部改为党支部,蔡永令等一批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1927年3月,蔡永令被派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特别培训班学习,并选入国民革命军总政部特别工作组,任特工组党支部干事,随北伐军开赴河南。他协助特工组党支部书记胡伦领导全组深入敌人后方,组织工农群众,破坏交通,摧毁反动基层政权组织。5月,蔡永令随北伐军到达郾城。他配合中共郾城县委开办“党义训练班”和“农民训练班”,亲任军事教官,培训了一大批农民运动的骨干。

北伐失败后,他到国民革命军暂编十九军高桂滋部总政治处,任军官教导营(后扩大为教导团)政训员。1927年8月,他组织教导团武装暴动。因计划不周,加上敌人大兵追击,暴动失败。蔡永令返回郾城。

1927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重建郾城县委,蔡永令任中共郾城县委军事委员。1928年12月,郾城党组织遭破坏,蔡永令到开封寻找党组织时被捕,次年7月取保释放,蔡永令回到家乡。接着,他到开封,利用同学关系,打入石友三部第五旅旅部做军运工作。后因地下党组织遭破坏,蔡永令随之重返郾城。

1931年,蔡永令在大刘镇小曹学校以教书为名从事党的活动。他和党组织负责人孙淑梓、赵伊坪进行联系,坚持开展党的工作。不久,他们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县党部注意,并派兵追捕。1933年,他辗转来到吉鸿昌部政治部工作。同盟军失败后,蔡永令再次回到郾城,仍在小曹教书。其间,蔡永令和共产党员沈东平取得联系,准备秘密建立一支革命武装,但由于敌人的阻碍没能建成。他和蔡百川一起除掉了国民党郾城县党部干事常寿峰,为人民除了一害。

1935年,蔡永令因叛徒出卖再次被捕,先后被押往开封绥靖公署军法处、徐州陆军监狱和开封反省院。1937年11月,蔡永令获释回到家乡。

在郾城,蔡永令一面积极寻找共产党组织,一面进行抗日宣传。1938年8月,他在大刘镇皇玉村创办青年培训班、组织“战时服务团”,发展党员。1938年10月,中共郾城县工作委员会建立,蔡永令任武装委员。

1939年,蔡永令按照党的指示,任国民党第四区中队中队长。1941年第三次被俘,在叶县、鲁山等地关押年余。1942年,他和郾城地下党取得联系,进行抗日宣传,并利用关系,就任大刘镇镇长。

1944年8月,蔡永令组建郾城抗日游击队,自任队长。1945年7月,蔡永令和新四军豫中兵团商定将郾城抗日游击队编为新四军八团。不久日寇投降,改编未能完成。蔡永令奉命坚持地方武装斗争,以郾城县保安团团长、大刘镇镇长等为掩护从事党的活动。

1947年,中共郾城特别支部建立后,蔡永令任军事委员,配合解放漯河、郾城。

新中国成立后,蔡永令被分配到河南大学图书馆任副主任,后因所谓历史问题受审查,被开除党籍。1955年,被调往南阳,先后任镇平县百货公司副经理、西峡县百货公司副经理等职。

1966年9月7日,蔡永令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死,终年65岁。1981年,蔡永令被彻底平反,恢复党籍。

市委史志研究中心宣教科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