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记者走进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张水珍家,房屋窗明几净,屋内收拾得温馨整齐,精神矍铄的张水珍正在给大娘任彩霞梳理着头发。“35年来,心地善良的张水珍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半边天,无怨无悔地伺候6位老人。她是奶奶眼中的好孙媳,公婆眼中的好儿媳,叔父眼中的好侄媳,老公眼中的好媳妇。35年如一日,一般人很难坚持,但她做到了。”耀州区委书记杨宏伟说。
因爱生情 柔肩担重任
1984年,21岁的张水珍经人介绍认识了任新宏。那时的任新宏家一贫如洗,仅有4孔破窑洞,但老人不少,除了公公婆婆,还有体弱多病的奶奶、患侏儒症的大娘,以及共同生活的两个叔父。面对家里的困境,她没有被吓倒,也没有任何怨言。
婚后不到一个月,80岁的奶奶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全在炕上,她不离不弃,精心伺候,直到老人病逝。
公公身体不好,时常生病住院。公公患胃癌后,为给公公治病,要强的她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亲友的恩情,张水珍都记在心里,加倍努力干活还账。还清最后一笔账时,她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了地。
叔父任顺过患有冠心病,2010年摔倒骨折之后,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经常失禁。在张水珍悉心照顾下,这个智力有缺陷的老人,跟孩子一样不让她远离自己一步。在医院治病时,看不见张水珍,老人就会发脾气,不吃饭不吃药。只要见到张水珍,老人立马就乖乖吃饭吃药。医护人员说:“你这个女儿真好,老人就认你。”
如今,张水珍还精心照顾着已经82岁的大娘任彩霞。老人是侏儒症患者,行走不便,耳朵严重失聪。张水珍总是耐心地陪着她,不厌其烦地和她拉家常。每次出门前,张水珍都要精心安排好老人们的衣食起居。看着老人们依依不舍和渴望自己早归的眼神,她心里总是酸酸的,也暖暖的。
任劳任怨 35年默默守护
自从嫁到任家,张水珍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扫院子、生火做饭、照顾老人,35年从未间断。丈夫打工走后,她把老人们安顿好再下地干活,回家后来不及休息就走进灶房,给老人们烧水做饭。晚上在灯下,她又忙着为全家老小做鞋、做衣服。
早前的任家一贫如洗。为维持生计,她跟着公公天不亮就去城里拉垃圾,跟着丈夫到山里拉石头。为了让老人们能吃饱,她偷偷跑出去拾野菜,捡别人菜地不要的菜叶。35年间,她像亲生女儿一样默默守护、悉心照顾着老人们,无怨无悔,并先后送走了5位老人。
35年里,她和丈夫共同照顾几位老人的同时,还通过辛勤劳作告别了土窑洞,住上了平板房。
张水珍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老人们,女儿任妮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她说:“我妈对我影响很大。我从记事起,就看到她没日没夜地为这个家操劳。她勤劳孝顺,对老人们付出的爱感动着我。行孝一定要趁早,现在我也是这样对待我的公公婆婆的。”
任新宏对妻子除了亲情、尊重,更多的是感激和歉疚。“当时找了好几个对象,人家一听我家这特殊情况,都不愿意,没想到她会愿意来。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外打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都是她在干。有时候老人闹情绪,我心情不好发脾气,她却反过来安慰我,让我很内疚。”老实憨厚的任新宏嘴上说着,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张水珍真是个好榜样,因为她,村上孝老爱亲的风气越来越好了。”水峪村党总支书记杨春平说。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