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之年轻人,老年人涉世经验丰富,为何还屡屡陷入圈套里呢?有关专家分析了相关原因。
缺乏关爱 对不少老人而言,他们基本不再以能力和金钱来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而是用感情。我觉得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加倍好。一些骗子正是抓住这点,以一手“温馨”的感情牌来填补老人们渴望关爱的内心空洞。与老人各种套近乎、嘘寒问暖,给予他们关爱,在感情牌的攻势下,老人很快败下阵来,上当受骗。
“恐病”心理 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上的某些器官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些毛病难免会给老年人带来生活不便及痛苦,所以他们总是担心小毛病会发展成为大毛病。骗子们就抓住老年人的这一心理,展开骗局。一方面大讲小病不治可能酿成大病,另一方面大肆放大某种药品的疗效,甚至把保健品当成能治百病的神药。而大多老年人对医药知识又了解甚少,缺乏防范意识。
贪小便宜心理 一些骗子总是先给老年人一些好处,比如,给老年人送小礼品;免费为老年人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为老年人体检;招待老年人免费用餐;带领老年人参观访问一些地方。以此拉近与老年人的感情,而后推荐药品保健品。由于老年人接受了他们的小恩小惠,大多不好意思拒绝推销。
随大流心理 有时骗子会找些人做托,让这些托先买他们的产品,并要这些托大力为该产品说好话,以此来说明他们所卖的产品很受人欢迎,达到推销的目的。而其他老人看到后,就会在心里想,别人都买了,不怕受骗,我们也买来试试。据《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