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对于13岁的刘恬羽来说既繁忙又充实,通过不懈努力,她通过了钢琴10级考试。5岁开始学钢琴,8年来,无论刮风下雨,她都坚持练琴。从一开始只会弹《我是一个粉刷匠》,到如今能熟练地弹奏贝多芬、肖邦等名人的曲目。钢琴让她走上了更大的舞台,也收获了很多荣誉。近日,记者采访了刘恬羽和她的妈妈李莹。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5岁练琴 坚持学习8年
刘恬羽两岁多时,路过琴行,听到有人弹钢琴,就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安静地听。从那以后,她每次看到钢琴的黑白键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想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学习一技之长,抱着这样的初心,李莹在女儿5岁时,给她报了一个钢琴学习班,刘恬羽开始了学习钢琴之路。
每天练琴一个小时,对于五六岁的小孩子来说,最初的热情消退之后,只剩下了枯燥。“有段时间,一让她练琴,她就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不停地问几点了,还要练多久……有一次,怎么沟通都不行,我就罚她站半个小时,让她体会练琴和罚站哪个比较舒服。最终,她还是觉得练琴好。”李莹说,面对女儿的厌烦期,她经常采访这样的对比方法,让孩子通过体验,自己去选择。
练琴让她变得更有耐心
就这样,在父母的陪伴和老师的教导下,刘恬羽坚持学习了8年钢琴。经常参加一些活动和比赛,获得过“国际青少年公开赛四首联弹组一等奖”“河南省魅力之星才艺比赛一等奖”“国际少年公开赛中级专题组一等奖”等荣誉。还在今年8月初,通过了钢琴10级考试。如今,练琴对她来说已经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也是繁重学业负担下的放松途径。
谈起学钢琴带给孩子的成长,李莹说,因为弹琴时要保持完美的坐姿,需要极高的平衡感和力量均衡感,所以,学钢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身体协调能力。此外,钢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耐心,让人更加强韧。长期练琴的人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宣泄方式。常年练琴,培养了刘恬羽很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她个性安静,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所以,她学习成绩优异,课余时间喜欢读书,已经读了大量中外名著。
孩子的坚持需要父母陪伴
在钢琴老师和其他琴童家长的心中,刘恬羽是一位有天赋的琴童。但作为家长,李莹深知,女儿的天赋并不全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赋予它养分,陪伴和欣赏,天赋才逐渐展露出来的。
但就学习钢琴而言,除了天赋,勤奋也很重要。学琴的过程是很艰苦、很枯燥的,没有坚韧的毅力和勤奋的苦练,很难达到理想的高度。刚开始学琴时,家里没有钢琴,但无论刮风下雨,到练琴时间,刘恬羽的爸爸都会骑车带着她到琴行去练琴,从未间断。后来家里买了钢琴,每次刘恬羽练琴,父母都会陪着她,以便发现问题时及时和老师沟通。
“学钢琴,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父母的督促和陪伴。”李莹说,这就是她的心得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