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学生:万世桢
毕业学校:漯河实验高中
高考分数:424分(理)
录取院校:河南中医药大学
家庭住址:召陵区光明路 163号
万世桢今年18岁,她的父亲病故,母亲有精神疾病。万世桢还有一个正在读研的姐姐,她的姐姐也曾是本报“爱心桥”活动的受益者。万世桢现在跟着在受降路居住的姑姑万莲香一起生活。8月18日,记者对万世桢进行了采访。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实 习 生 刘园园
姑姑是唯一的依靠
记者了解到,万世桢的父亲身体以前一直不好,后因脑溢血去世。母亲有精神疾病,情绪暴躁,什么工作也做不了。万世桢家里没有什么钱,其姑姑万莲香就尽自己所能安置了弟弟的后事。
“可能因为家里这些变故,万世桢比以前内向了,不太愿意和人交流,我只能慢慢开导她,让她慢慢走出来。”万连香对记者说。
60岁的万莲香以前一直在外地帮儿子带孩子,小孙子刚一岁多。高考前的一段时间,万莲香想到万世桢身边没有人陪,就急得上火,睡不着觉。儿子知道她担心,就主动买了车票,让她回漯河陪表妹度过高考。
万莲香说对记者说:“世桢在高中就读期间,依靠学校发的补贴和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上学,她姑父有时也会塞给她一些零钱。”
心中对未来有目标
万世桢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不错,特别是英语和语文。2018年,万世桢在学校举行的英语竞赛中曾荣获一等奖;同年在语文竞赛中荣获了三等奖。取得这样的成绩,万世桢更加积极努力地去学习。
高考结束后,万世桢找了一份暑假工,这让她增长了很多见识。同时,她也趁着假期多陪伴妈妈。
对于高考成绩,万世桢和姑姑都略有遗憾。万世桢说:“可能是我压力比较大,数学我一直都不是很擅长,所以和同学相比拉分比较多。但我很喜欢英语,计划在大学期间继续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万莲香说:“报考期间世桢天天在电脑上查学校的信息,看到她心中有目标我就放心了。虽然她不太爱说话,但和同学关系处得很好,查到高考成绩后,她很多同学专门到家里和她聚了聚。”
9月7日,万世桢就要到大学报到了,大学专业她选择了运动康复专业。
万世桢告诉记者:“因为我爸爸妈妈的身体都不好,所以我想学一些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家人和需要的人。进入大学以后,我会积极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动,锻炼下自己的性格,开阔眼界。而且我知道学医的道路比较漫长,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说起漯河晚报“爱心桥”活动,万世桢说,几年前,姐姐就是得益于“爱心桥”活动,才迈进了大学校门,她真的很感动了。进入大学后,她也会力所能及帮助比她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人。
“希望侄女在大学多学知识,广交朋友,改变内向的性格,我这个姑姑也就放心了。”万莲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