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受访学生:赵雯迪
毕业学校:舞阳一高
高考分数:472(文)
录取院校:郑州财经学院
家庭住址:舞阳县莲花镇
长村赵村
父亲生病不能打工,母亲不仅要打零工,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尽管家中贫寒,但17岁的赵雯迪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发奋读书,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相信她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生活。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见习记者 党梦琦
实 习 生 陈 婧
乐观向上
8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赵雯迪家中时,她正坐在院内洗衣服。
赵雯迪齐肩短发,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文静。
看到记者来访,赵雯迪连忙站起来,擦干手招呼记者进屋。
赵雯迪的父亲赵军停今年55岁,但相比同龄人要虚弱、显老一些。
赵军停告诉记者,家里的房子还是十多年前盖的。那时候他和爱人熊素琴种地、打工,虽说不富裕,但家里的生活还过得去,一家人和和美美的。
然而,有一天,赵军停突感心脏不适。经诊断,他的心脏出了问题,容易缺血、缺氧。这之后,地里的活儿干不了,也没有办法再外出打工。
“生病之后不光不挣钱,经常看病、吃药,这些花费都不少。”赵军停说。
父亲体弱多病,家里的重担都压在母亲熊素琴一个人身上。除了家里的几亩地,熊素琴还在附近打零工补贴家用。但由于年纪问题,只能找一些短期的杂活。这些零星的收入对一家6口人来说微乎其微。赵雯迪的奶奶身体不好,每个月吃药就要几百元,加上赵雯迪和弟弟都在上学,家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俺闺女懂事,平时在学校不跟人家攀比,在学习上也争气,我跟他爸没咋操过心。但我们挣不来钱,给不了孩子更好的生活,感觉挺愧对孩子的。”熊素琴说。
“再难这几年,我和弟弟好好学习,毕业之后找个好工作,挣钱孝敬你们。”看到母亲两眼含泪,赵雯迪连忙宽慰起来。
听到女儿这样说,熊素琴露出些许欣慰的笑容。
勤奋好学
知道自己家境不好,赵雯迪也有过自卑,但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不跟别人比吃穿,也不乱花钱,将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
在赵雯迪看来,自己现在虽然没有能力改变家里的情况,但努力学习,考一个好大学,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父母眼中,赵雯迪特别勤奋好学,每次大休回到家,总是会先将作业做好才肯稍微休息一会儿。
赵雯迪经常用一个表哥的经历鼓励自己。
“表哥经常跟我讲,那时候他们家比我们家条件还要差,但他深知好好上学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表哥每天起得特别早学习,最后考上大学。”赵雯迪说,自己特别佩服表哥,也将他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成绩一直维持在全年级中上等。
因为紧张,今年高考,赵雯迪的成绩比平时要低。可由于弟弟开学就要读高二了,不想再增加父母负担,赵雯迪放弃了复读。
高考结束后,赵雯迪就和父母商量找一份暑假工,但因为年纪小,没有地方愿意招收,便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闲暇时间看看书、练练字。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赵雯迪坦言,第一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生活不易,但也遇到了很多好心人,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很感谢这些好心人。今后如果我有能力,也会尽力去帮助他人,回报社会。”赵雯迪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