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沙澧楼市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8月22日 星期
国外也有学区房
美国
社区质量决定学校好坏

快开学了,学区房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那么,国外有学区房吗?这里介绍一下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学区房,为了将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外国父母和中国父母一样竭尽全力。

在美国,学校也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学校提供“K-12”义务教育,孩子从5岁进入“Kindergarten 年级”,一直到12年级都可以接受免费基础教育;而私立学校则各自有招生标准,通常收取一定费用,其招生对象来自全美甚至全球。

目前,绝大多数美国家庭都选择将孩子送到公立学校就读。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公立学校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原则。在美国,所有居住区都有对应的学区划分,具体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门牌号。

全美大概有1.5万个学区。从小学到中学,教育质量一般都有所保证,所以一旦就读通常不用考虑中途转学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不少重视子女教育的美国家庭会考虑在“好学区”选择住房。

据美国《福布斯》网站报道,“子女在哪里受教育”是60%以上美国购房者的优先考虑因素。

和中国学区带动周围房价上涨这一路径相反,美国则是房价较高的地方会形成相对优质的学区。原因在于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资金,主要来自学校周边地区居民缴纳的房产税,“学区”资金同房产税数额成正比。如果居民拥有住房,就需要缴纳房产税。

美国各州房产税率不同,但大多为1%到2%,只有个别地区高于2%。一般来讲,各地房产税总额的一半以上用于公立中小学,如校舍建设、设备购置、教师聘请等。

正是基于这样的政策安排,美国的房产税与“好学校”之间已经形成某种良性循环。一方面,“学区”内房价高,房地产税收就越多,学校得到的经费相对充裕,自然会将更多资金投放到学校建设和师资培养上,从而促使学校排名靠前、学生成绩更好。

另一方面,“好学校”也必然会吸引家庭条件好、重视子女教育的家庭到该区居住,从而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当然也正是这样的循环,令美国教育的马太效应明显:富人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而穷人的机会自然越来越少。

英国

孩子的病一开学就消失了

英国的公立学校也是划片就近入学,但教育水平良莠不齐,所以英国父母们也会买“学区房”,位于优质公立学校周边的房产价格,会比其他同等条件的房产平均价格高出18%。

按照英国政府的入学标准,优质学校除了有特殊困难的家庭,以及有兄弟姐妹在此就读的家庭享有优先权外,其他学生一般都严格按照划片标准入学。

英国家长不仅会高价购买学区房,利用政策漏洞让孩子顺利入学的事情也常有发生:比如买通私人医生,开具孩子患病的假证明,以便让孩子排在等候入学名单的前列。家长提出的入学理由包括孩子患哮喘、湿疹、晕车等,总之就是将自家孩子塞进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

英国萨顿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梅杰曾发表文章,把拼命送孩子进入名校的家长称作“削尖脑袋的勇士”。他说,“孩子的病一开学就神秘消失。在日益激烈的教育竞赛中,入学之战不够公平。”

韩国

为孩子上学租住学区房

韩国的情况和中国比较类似,为了将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韩国父母一样在绞尽脑汁。

在韩国人看来,首都首尔市的教育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而在首尔市内,人们普遍认为江南地区的教育氛围又好于其他地区,因为江南地区有最好的课外学习班,学生们学习氛围浓厚、竞争激烈。

韩国首尔学区房约20亿韩元(合人民币1600万)。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韩国的家长会卖掉自己原本的房子,选择来到江南地区租房住。现在韩国有1/4的人口居住在首尔,这也是首尔房价和租金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日本

有学区无学区房

日本小学也分为私立和公立,但公立学校所占比例高达98%,虽然私立学校教学质量好,但学费昂贵,因此多数日本家长还是选择公立学校。

日本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统一,教师资源、教学设备都相差无几,且教师资源是流动的(偏远地区的老师待遇会更好),所以日本学校不存在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唯一有区别的可能在于个别学校有专属特长,比如足球或美术等。

在日本上学没有户籍制度,也就说只要你在学校附近居住,就可以上学,且“居住”不需要买房,只要你在这里住,不管是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戚家,都可以。如果你不满意该学区的教学质量,提交理由,甚至是“该学区内没有好的美术老师”这样的理由,也可以得到转学批准。

所以日本有学区没学区房,主要得益于均衡的教育资源和宽松的入学门槛。

晚综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