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抽检50批次贵金属首饰及制品,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近两成。这些不合格产品包括周大生、中国金店、中国黄金等多个品牌,主要存在质量偏差、贵金属纯度不符合标准要求等问题。对此,中国金店表示,不合格产品是加盟店私自采购的;周大生则声明称,不合格产品系陈列时间过长,经清洗抛光而造成重量偏差。(据中国之声)
作为专业销售者,对黄金首饰的保管、养护有着丰厚的经验,不应该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退一步来讲,就算黄金重量真的是被“洗掉了”,也该按照工作流程,对饰品重新称重,扣掉被“洗掉”的部分,按照新的分量计算,重新写标签上货,以免造成质量误差。可反观涉案商家的做法,难以令人满意,如此一味搪塞的态度,不仅是黄金重量“洗掉了”,恐怕连商业信誉也“洗没了”,将受到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惩罚。
——江德斌
“黄金重量洗掉了”一说,不管是真相还是扯谎,终究都让消费者变得更为不安。让贵金属制售行业重拾秩序,只能有赖于更高频次、更严格的质检抽样,依赖于更成熟的市场化第三方检测,依赖于对消费者“索赔权”的全方位力挺。唯有如此,才可倒逼全行业自重自律。
——然玉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都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然而一些涉事商家的回应,却颇有“甩锅”之嫌。这从侧面反映了黄金饰品市场的“门道”之深,甚至连某些知名品牌的信誉背书都不是全然可靠。监管部门该对这个市场好好整顿一下了。
——杜若
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