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文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8月29日 星期

■“漯河解放之路”系列报道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纵十旅破击平汉线破毁的漯河沙河铁路大桥。
漯河人民欢庆解放。 图片均由刘西淼老人提供
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漯河缴获的大批军用物资。

编者按: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那么,漯河是何时解放的?又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漯河解放之路”,用镜头和文字带您回到那个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时代,通过回望这座城市的解放记忆,致敬这块土地上的英雄,致敬生息其间的人民。

解放军“五打”漯河 城市迎来新生

□本报记者 王 辉 姚晓晓

刘西淼,今年68岁,漯河市委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党史和民俗40多年,在工作期间,他搜存了大量有关漯河解放的史料和图片。8月25日,在市区辽河路老党校家属院的家中,老人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回忆往事,向记者讲述那段历史。

首次解放仅用两个小时

1947年8月,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挺进豫西,12月抵达平汉铁路漯河至许昌一带,展开铁路破击战。到12月16日,彻底破坏了漯河以北、许昌以南的铁路线,解放了沿线的县城和战略据点。

“漯河在当时虽然只是郾城县的一个镇,但可是中原著名的‘水旱码头’和重要的商业重镇,也是当时平汉路上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国民党占领时存有大量的军需物资。”刘西淼说,在12月16日,破击战取得胜利后,在漯河车站铁路大桥被炸毁,铁轨被炸飞,国民党政府军队列车停运的状况下,陈赓司令员决定乘胜前进,攻克漯河。

12月17日夜,陈赓司令员令十旅周希汉旅长率部执行攻克漯河的任务。12月18日,十旅三十团进至郾城县城附近,钳制郾城守军。当日晚上,解放漯河的战斗打响,十旅二十八、二十九团在大雾之中,从东、南两个方向突然向漯河守敌发起攻击。

这次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歼敌20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漯河首次获得解放。

“拉锯战”后,漯河彻底解放

12月19日凌晨,漯河首次解放后,十旅又乘胜追击围歼了郾城守敌。1948年1月,陈粟大军六纵队进驻漯河并建立了郾城县临时政府和漯河警备司令部。

“随着1948年2月解放军挥师南下,国民党军队又一次将郾城、漯河占为据点,郾、漯一带遂成‘拉锯战’局面。”刘西淼说,当时解放军主要是以消灭国民党的有生力量为主,解放军在首次攻下漯河后,获得了休整和补给,为了配合中原解放区的其他战斗,部队只好暂时撤离。

“第一次漯河解放后,在马路街的一个澡堂里,新的郾城县人民政权就这里建立,但随着解放军的撤离,新政权也撤离了。”刘西淼说,1948年4月9日,豫陕鄂军区部队向漯河发动了进攻,再次解放了漯河,继而解放郾城。但为了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部队又主动撤出,迅速转移。

1948年5月4日,豫陕鄂军区部队三克漯河,旋又撤离,于六日再克郾城。并根据豫陕鄂七地委关于开辟郾漯工作的决定建立了中共郾城县委、郾城县人民政府。

1948年5月下旬,国民党十一师占领郾城、漯河,郾漯再陷敌手。6月3日,为配合华东野战军南下参加中原作战,中原解放军九纵二十六旅在郾城西二十里处李湾附近同国民党部队展开了激烈战斗。在旅长向守志、政委余洪远率领下,歼灭国民党方城、叶县、舞阳三县自卫总队官兵五百余人,俘虏400余人、毙伤数十人。解放军乘胜追击,于当日下午收复郾城,守敌南逃。6月4日,再克漯河,这是郾城的第三次、漯河的第四次解放。

1948年8月23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所属部队再次攻克漯河。这是一个无比重要而光荣的时刻,历史将注定永远铭记:就在这一天,人民解放军进城,漯河彻底获得解放。就在这一天,漯河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胜利的红旗猎猎飘扬。

解放后,群众争相参军助战

“赵华青将军曾经亲口告诉我,在解放战争中,漯河人民参军参战,给军队提供了大量物资支援,他表示非常感谢。”刘西淼在提到二十多年前对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赵华青将军的拜访时说,赵华青当年带团参与了对漯河的解放,对这段经历非常自豪,称当时运用巧妙的战略战术,顺利解放了漯河,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极大地提高了武器和装备水平。

漯河的解放使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郾城、西平一带70余村,农民1500多人,赶着900多辆大车,帮助解放军搬运缴获物资。很多知识青年和农民听闻号召参加解放军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纷纷要求参军,社会秩序很快得到恢复,各商号正常开业。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