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9月1日,全市大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迎来了开学报到日。这一天,家长、老师和孩子们都忙得不可开交。
【家长】
切换到上学模式
9月1日上午,记者到市区几所学校了解开学的情况。“大部分孩子刚入园都哭的可厉害,真让人揪心。”“这个假期结束得真快啊!”“就是,这学期我们孩子也到了关键的年级……”在郾城区实验幼儿园和实验小学门前,家长们一边寒暄,一边陪孩子走进校园。
校门口保安告诉记者,当天早上7点多就有家长在校门口等候了。“今天开始儿子进入了三年级,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杨女士告诉记者,为了不让孩子迟到,她生物钟已经切换到了5点多起床的模式,给孩子做了丰盛的早餐。7点50分就到校门口了,希望孩子能在新的学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学生】
有人欢乐有人哭
在郾城区实验幼儿园,因为还没有正式上课,很多家长为孩子办理完入院手续后,陪孩子在校园熟悉环境。孩子们在空地上跑来跑去,滑滑梯、荡秋千,校园里一片欢乐的景象。但也有孩子正在玩耍时,突然看不到妈妈就开始大哭。
“9月2日开始上课,刚入园的小朋友,第一天由家长陪同上课,十点半就放学了。”冯女士告诉记者,本来她一直很怕孩子哭闹,收到老师的信息后,放心多了。“学校给了刚入园的孩子一周适应期,刚开始由家长陪同上课,上课时间由短渐长,家长逐渐撤离,我觉得这样挺不错的。”学生家长贾云告诉记者。
大部分小学校园里,读书声、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沉寂一段时间的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与生机。当天上午,记者走进郾城区实验小学三年级一个班级里,家长们在办理完入学手续后,很快就离开教室。学生们有的在查作业,有的在玩游戏,还有的在看书,个个都生龙活虎。发完书本后,孩子们简单地学习了语文的第一课,10点就放学了,9月2日正式开学。
【老师】
引导孩子快速适应学校生活
新学期开学,也是老师们最忙碌的时候,给学生报名、查收假期作业、分发新书本……“刚开学,千头万绪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郾城区实验小学潘淑亚老师告诉记者。
“‘我不要上幼儿园’是刚入园的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时候家长讲再多道理作用也不大。唯一的办法就是按时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后果断分离。尤其是开学第一天,家长要是迟到或者不准时接送孩子,对孩子的伤害是特别大。”郾城区实验幼儿园殷恒老师表示。
“孩子初入小学,周围的环境、老师、同学都是陌生的,难免会在心理上产生不适感,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家长细心引导,孩子们是可以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的。”潘淑亚老师表示,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针对大多数孩子的,回到家,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一些补充教育,让孩子对学习建立信心,养成高效率完成作业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