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9月2日 星期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史丹丹

从7月25日至8月30日,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提升行动。他们组成3个食品安全暗访组,对全市70余家校园超市及周边542家食品销售主体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责令停止销售高油、高盐、高糖等影响学生健康的食品。据了解,行动中共关停28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校园超市,取缔12家无证销售食品经营主体。(详见本报今日02版《关停28家校园超市 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又到开学季,校园超市以及周边的小卖部又开始“火爆”起来,除了售卖各色文具、玩具,各种“五毛零食”也在畅销商品之列。而这些食品安全不能让人放心,一些“五毛零食”多为小作坊生产的山寨货,属于“三无”产品,其质量和安全都很难得到保障。现实生活中,由于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很容易被这些“五毛零食”所吸引,毕竟购买它们花费也不高,而且口感还不错,可长时间食用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校园超市及周边小卖部整治刻不容缓。 透过新闻报道我们看到,为了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从7月25日至8月30日,我市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提升行动,关停28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校园超市,取缔12家无证销售食品经营主体,为学生营造了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笔者认为此举值得点赞。当然,有关部门除了依法严厉打击校园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之外,也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生产、诚信经营。同时,还要加强食品生产监管,督促食品生产企业规范生产流程,严格把控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的质量安全,从源头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当然,执法部门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只是一个方面,学校和家庭对孩子开展好食品安全教育也很重要。对于学校来说,要通过主题班会、播放食品安全教育片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三无”产品、山寨食品的危害,引导学生提升食品安全防护意识,从自身做起抵制诱惑。同时,要传授学生辨别食品优劣的方法,比如购买食品时要检查一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等。对于家长来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让孩子意识到不合理的吃零食习惯会危害身体健康,要控制孩子的日常开支,引导孩子不乱花钱购买零食。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