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养生之道,有三件事最紧要:一是安睡眠;二是通便利;三是和饮食。三事之中,又以睡眠为重中之重。如何作息才能养生工作两不误?
古人总结了很多“睡方”
睡眠养生,养的是精气神。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好的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好不好,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时间长短,二是睡眠程度的深浅。睡眠时间的长短,有年龄和个体差异,以醒后感觉舒适轻松为宜。睡眠程度深,醒后疲乏消失,头脑清晰,精神奕奕。如睡眠程度浅,即使睡很长时间,起床后仍感到头昏脑涨,全身乏力。
为了确保好的睡眠质量,古人总结了许多方法。如传说汉武帝提出“五不睡”:露天处不睡,有风吹头不睡,张灯不睡,脚凉不睡,床头朝北不睡。前四条都有道理,床头朝北不睡则令人费解。
古人为何忌讳头向北而卧?原来,古人认为,北者,阴也。头为诸阳之会,睡眠时头向北,易受阴气所扰。尤其是秋冬季节,寒气从北而来,如直吹向脑,则易导致风寒头痛。
民间有“年过四十,不睡三觉”之说。即不睡“无常觉”,不打破长期养成的生活作息习惯。不睡生气之后的“闷头觉”。不睡吃饱之后的“撑胃觉”。另外又有“人到五十三不睡”之说,即不睡懒觉,不睡晚觉,不睡心事觉。
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从中医的角度讲,睡以安神为主,以心安为要,神静心安则魂梦稳,睡眠质量好。《黄帝内经》提出,睡眠也要顺从自然规律,春三月,主升发,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主生长,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主收敛,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主闭藏,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时下正值秋季,按《黄帝内经》的养生要旨,自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古人说的“早卧”,是在子时前入睡,即晚上11时前就要上床。“与鸡俱兴”,是说早上听到公鸡打鸣,就要起床。但公鸡打鸣一般是凌晨4时,这个点起床实在太早,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且晚上11时前睡觉,对于工作繁忙的现代人来说,也非易事。
午时小憩,养生工作两不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作息才能养生工作两不误?古人有一种方法值得参考,午时小憩一会儿,能养心。
心经当令,可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使人充满活力。尤其是晚上睡眠不足,早上工作繁忙,午时必须要睡一会。即使不能睡觉,也应“入静”,闭目养神。午睡的时间,有人提出以半小时为宜,最多不超过1小时。
睡午觉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养生妙道,许多人遵循此道而得长寿。如长寿诗人陆游就有午睡的习惯,写过多首以《午睡》《午寝》《午梦》《午憩》为题的诗。如其《午梦》诗云:“若爱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诗中的“华山处士”,是指五代人陈抟,他精通各种养生修炼方法,尤以名为“蛰龙法”的睡功闻名于世。据说他活了118岁,后人称他为“陈抟老祖”“睡仙”。所以陆游在诗中说“不觅仙方觅睡方”,就是想向他讨教睡眠之方。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