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图 记者 杨 光)7.9米长、2.2米高,粘贴部件3500多个,最厚的部位套色叠加达32层;刀工细致入微,立体感特别强;整件作品雍容华贵、端庄大方,栩栩如生地再现了70年前开国大典的盛况……9月4日,我市陈明杰团队历时四个多月打造的多层套色剪纸作品《开国大典》震撼亮相。
细节特别丰富
9月4日下午,徐徐展开的巨幅套色剪纸作品《开国大典》,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幅7.9米长的作品,只有站在楼上才能欣赏到全貌。
这件《开国大典》剪纸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安门城楼和华表,周围是烟花和牡丹花,色彩饱满,喜庆祥和。画面左边的华表古朴精美,中央的天安门城楼琉璃瓦金光灿灿,大殿飞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雕刻细致入微,令人惊叹。城楼上的一排大红灯笼,更是增添了喜庆气氛。城楼观礼台上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毛主席正在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雕刻得真细致,特别是天安门城楼,细节特别丰富,立体感特别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一名教师看后感叹道,作品配色考究,剪纸技法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陈明杰告诉记者,为了创作这幅作品,他特意到天安门城楼看了看,对每一处花纹和色彩都进行了临摹,力求和现实保持一致。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记者了解到,陈明杰是“中原青年工匠”。他认为创新才是最好的传承,将剪纸立体化,并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现代剪纸工作室。
“多层套色剪纸是我们工作室的特色。这件《开国大典》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陈明杰告诉记者,今年5月,他们开始了这件多层套色剪纸作品的创作。
这件作品结构复杂,需要粘贴的部件有3500多个,最厚的部位套色叠加达32层。
“这幅作品的不少零部件特别小,但内容很多。比如一片梁柱上的和玺彩画纹样,长度只有4厘米,却要在上面雕刻一条龙和一些花纹,需要几十刀才能完成。而这样的部件,需要几百个。雕刻最细微的部分只有一毫米宽,稍不留神就会刻断,断了只能重新再来。”参与作品创作的毛玉龙告诉记者,除了雕刻,粘贴也是难点。雕刻的部件用烙铁熨烫后,背面的胶水会融化,然后再拼贴到画面中。这最需要耐心。一旦粘贴出现问题,就得揭掉返工,非常麻烦。大家都倾尽了全力,所幸最终效果令人满意。
据了解,这件作品即将在郑州绿博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