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见习记者 党梦琦
这是一场跨越了500多公里,久盼了64年的认亲。
“大姐啊,60多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9月5日上午8点,在市烈士陵园内的一座烈士墓碑前,响起一声声带着哭泣的呼唤。
墓碑上刻着烈士景宝玲的名字,1955年,年仅23岁的她在漯河不幸牺牲,64年来,她的亲属一直都在寻找她。今年8月,景宝玲烈士的亲人得知她长眠于漯河后,与市烈士陵园进行了联系确认。昨天上午,景宝玲亲属一行六人来到陵园祭奠她。
墓前洒下故乡黄土
昨日上午8点,市烈士陵园的园区庄重肃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景宝玲烈士的亲属们带着鲜花和祭品,慢步走来。景宝玲的墓碑屹立在陵园东北角。走到墓碑前的一刻,众人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76岁的景宝龙是景宝玲的弟弟,他和家人一起将苹果、香蕉等祭品摆放在墓碑前,这些祭品中,还有他们专门从家乡带来的酥烧饼、桃酥、豆沙包、烧卖等南京特色小吃。
多年的思念,如今得以相见,众人激动不已。跪在姐姐的墓碑前,景宝龙一边用手擦拭着墓碑表面,一边泪流不止,他不停地跟姐姐说着话:“姐姐,我们舍不得你啊。”“快中秋节了,给你带了老家那边的月饼。”“你放心,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家里边也都放心吧,我们现在过得还不错。”
景宝龙的大儿子景波小心翼翼取出一个塑料罐,从里面捧出了黄土,轻轻扬撒在墓碑四周,这是他们临出发前,从家门口的花园里取来的。
烈士遗照珍藏64年
景宝玲烈士1932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弟弟景宝龙比她小11岁。1949年,17岁的景宝玲报考了西南军医大学,大学期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情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参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七野战医院担任护士。
随后,景宝玲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前往河南。由于纪律要求,她偶尔会和家人通书信,家人只知道她来到河南,具体地点并不知道。
1955年,在南京的景家人收到当地民政部门转送的烈士证书,这时景家人才知道景宝玲不幸牺牲了。在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一直不知道她安葬在何处。按照烈士证书上的日期,每年5月14日,家里都会为她祭奠,摆上她仅留的一张照片,为她烧上一炷香。
说着,景宝龙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个长形的男士钱包,打开后,只见里面夹着一张姐姐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景宝玲身着军装,戴着军帽,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微笑。
“这张照片是姐姐1954年回家探亲时候照的,我一直随身带着,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她。”景宝龙说。
过度思念 烈士父亲哭瞎眼
“得知姐姐牺牲的消息,爸爸妈妈特别伤心,爸爸的眼睛也因为流泪过度看不见了。1976年,爸爸妈妈相继去世了,临终时还惦记着姐姐,这是他们老两口一生的遗憾。”景宝龙说。
尽管景宝玲烈士牺牲多年,但家里人一直都惦记着她。“爷爷奶奶的墓碑上还刻着姑姑的名字,因为当时家里穷,家人虽然想过寻找姑妈的安葬地,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景波说,自小就听着景宝玲的故事长大,充满了对她的崇敬之情。
为找到景宝玲的相关信息,景家人多年来走遍南京各个相关部门,但均未能找到关键信息。随着年龄的增大,景宝龙老人想要找到姐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爸妈走时候还在惦记着这件事,如果一直找不到,可能我这一辈子都无法释怀。”景宝龙说。
8月26日晚上11点多,一条微信消息令景家人激动不已,景宝龙小儿子景峰收到朋友发来的《江苏籍烈士景宝玲长眠漯河市烈士陵园,他的亲人如今在哪里?》的微信文章,经过仔细核对,景家人确定,景宝玲就是他们的亲人。
“今年8月,得知今日头条有‘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我们就把没有找到亲人的烈士情况和他们对接,希望帮助烈士们寻找亲属。”市烈士陵园的负责人张群才告诉记者,在烈士陵园里,景宝玲的信息非常少,除了名字,只知道她是江苏人,这些年来,市烈士陵园也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帮助那些未找到亲属的烈士找家。
接到景家人的电话后,张群才也非常激动,对景家人提供的信息认真进行核实,确定他们就是景宝玲烈士的家人。
“确定消息的当天晚上,爸爸激动地一晚上都没有睡觉,他和妈妈两个人翻箱倒柜,找姑姑的烈士证书。”景波告诉记者,尽管一家人想要早点见到景宝玲的心情非常急切,但看到老人过于激动、熬夜后略显疲惫的身躯,他们决定等景宝龙心情稍平复后,再来祭奠。
经过几天准备,9月4日一早,景家一行6人驱车7个多小时来到漯河。“真的是非常激动,我都这个年纪了,再找不着姐姐的墓碑,可能就真的见不着了。”景宝龙说。
离开烈士陵园前,景宝龙从姐姐墓碑前小心翼翼地挖了一棵草,用纸巾包起来,准备带回家种在门前花园里。“姐姐这么多年一个人长眠在这里,我们还是希望她能魂归故里,目前还不知道可不可以,只好先带走这个。”景宝龙说,“明天我就可以到爸爸妈妈墓前,告诉他们我找到姐姐了。”
天气预报
今天
晴间多云,18℃~32℃
明天
晴间多云,19℃~33℃
后天
晴间多云,20℃~35℃
市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