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艺术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9月16日 星期

香山革命纪念馆开放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用的军号。
毛泽东同志著作专柜。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撰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手稿。
开国大典时使用的礼炮。

香山脚下,一座占地2.4公顷,建筑面积17985平方米的香山革命纪念馆9月13日开放,开篇大展《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拉开帷幕。约6000平方米的展厅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香山居住的181天被“浓缩”定格,“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五大篇章,1200件(套)实物、文献和档案全景式呈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

1

28根廊柱 象征28年奋斗岁月

红枫路路东,穿过绿意盎然的广场,一座浅褐色建筑物悄然矗立。南门外,阳光透过门前28根廊柱洒落,光影在地面勾勒出一幅画卷。抬头望,毛体字组成的“香山革命纪念馆”牌匾高悬,字体纵意奔放,笔墨酣畅。

新馆设计构思巧妙,施工方负责人逐一揭秘,28根廊柱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8年艰苦奋斗的岁月。纪念馆二层东侧,设计了中国传统“四梁八柱”造型,寓意中共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筹备新政协、组建中央人民政府,为新中国的诞生搭建“四梁八柱”的历史。东门外的广场上矗立的国旗杆也很有讲究,高度设计刚好为19.49米,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于1949年。

走进纪念馆,高8米的序厅环形设计,“毛泽东同志在香山”大型主题雕塑正中矗立,背后320平方米的巨型油画中,春山如笑,霞光似绮。左侧是“渡江战役”浮雕;右侧中国共产党人和20位民主人士共商国是。

2

900米“浓缩”新中国之路

在展馆内缓步前行,五大展区、1200件实物、文献和档案依次展开,新中国的奠基及建设之路浓缩在了900米长的展区内。

第一篇章“进京‘赶考’”将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历史拉近到眼前;接下来的第二篇章“进驻香山”,观众将能看到《毛泽东在双清别墅》照片、刘少奇撰写的《关于北平工作问题》、周恩来的证件以及任弼时的小座钟等文物;第三篇章“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呈现了“国共和谈场景”“毛泽东在香山期间指挥解放全中国电报墙”等内容。

进入第四篇章“新中国筹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展柜以及筹备新政协、制定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筹建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等细节一一展现。

第五篇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呈现了70年来很多精彩的历史瞬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前门草厂四条胡同32号院给老街坊们拜年……

3

1200件文物见证初心

展厅里,有一扇落地玻璃窗。窗内展示的是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欢声雷动的情景,步兵、骑兵、坦克、大炮,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广场,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14架战斗机、轰炸机,凌空掠过,接受检阅。

“我们专门制作了5000个人偶,同时将视频影像资料组合,通过光电效果,让观众身临其境。” 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洪迈恩说。展厅里,历史通过光电等科技手段“活”了起来。《渡江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8部珍贵的历史纪录片,800张地图和表格,引领观众重温新中国诞生之路。一批展品也是首次亮相:苏联摄影师拍摄的开国大典30秒珍贵彩色影像和8张彩色照片以及10月1日卧佛寺召开的庆祝人民政协开幕大会照片等。

“筹备展览,我们征集了2000余件文物,最终精选出1200余件,每一件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见证。”《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展陈策划组负责人说。

据《北京晚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