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9月18日 星期

苗宝泰:投笔从戎 抗日救国


苗宝泰(1916~1984年)舞阳县城关镇南大街人。清华大学肄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党校副校长、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校长、辽宁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苗宝泰,曾用名苗坚一,中学时期经常阅读进步书刊,靠近共产党组织,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外国语文学。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中坚人物之一,历任清华大学民族解放先锋队小队长、队委委员。

1936年寒假期间,苗宝泰回到家乡舞阳,进行抗敌救国宣传活动。联合本县从北平、开封、信阳等大、中学校返乡的进步学生,组织成立了“舞阳留外学生假期救国宣传会”,并由苗宝泰等人拟稿向全国发了通电。

全面抗战爆发后,苗宝泰投笔从戎,离开清华大学回到家乡舞阳县从事抗日救国活动,任县抗敌后援会主席、《救国三日刊》主编,成为当地抗日救国活动的领导人物。

1938年7月,苗宝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月,根据中共豫中特工委的决定,由苗宝泰(化名苗坚一)负责组织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豫中区队部”,并担任区队长。1938年10月至次年1月,他先后担任中共舞阳县委青年部长、宣传部长,帮助建立了“民先”舞阳小队,先后发展队员200多人,壮大了舞阳县的抗日救国力量。

1940年,苗宝泰来到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央党校干事、中共中央图书材料室研究员、中央军委军政研究室研究员、中央军委总政宣传部秘书。苗宝泰的外语基础较好,在中央图书材料室和中央军委军政研究室工作期间,曾为毛泽东翻译整理不少有关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外文资料,供他参阅。毛泽东也从这时认识了苗宝泰。

1944年,苗宝泰随八路军部队南下,开辟和巩固抗日根据地,他回到舞阳县,利用熟悉家乡风土人情和人脉等优势开展革命。

1945年,中共豫中工作委员会决定建立中共舞阳县委和抗日民主县政府,任命苗宝泰为舞阳县委书记兼县长。11月,舞阳县委、县政府全体干部奉命随豫中军分区部队转移到桐柏山区,苗宝泰任河南区党委组织部宣传科长。

1946年,苗宝泰调任八路军中原军区第一纵队民运部部长。当年4月,苗宝泰受党的派遣奔赴东北,历任安东(今丹东)地委宣传部部长、通化地委宣传部部长、通化地委副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苗宝泰从事党校教育工作,历任东北局党校高级部主任、副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第一中级党校第一副校长,辽宁大学校长,辽宁省委党校副校长、校长,中共辽宁省委第二、三届委员,自1964年2月起一直兼任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任至逝世。1980年1月在辽宁省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被增选为副主席。

1984年3月20日,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68岁。

市委史志研究中心宣教科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