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9月23日上午,临颍县王岗镇的辣椒生产基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当天,作为全省2019年农民丰收节庆活动的南部分会场——漯河(临颍)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里举行。广大农民朋友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详见本报昨日01版《致敬农民 礼赞丰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热闹非凡的节庆活动场景,既展示了漯河农民丰收的新景象,也亮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更传递了“劳动创造幸福”的新理念。
感悟丰收的喜悦,我们看到了漯河“三农”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无论是农业机械化率逐年攀升,或是“互联网+农业”的新样式不断涌现,还是精品农业品牌百花齐放,漯河农业发展今非昔比,含金量十足,开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精彩篇章,呈现了乡村振兴的不同凡响。
节日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是文化发展的结晶。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在这个庆丰收的日子里,我们既要读懂它所承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更应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品农家美食,观民俗文化表演,参加田园趣味活动……今年的节庆形式在不断丰富,内涵在不断拓展,将民俗古风与浓郁乡愁紧密交织在一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在一起,提升的是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凝聚的是农民群众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千百年来,农事最辛劳,农民最辛苦。农民是丰收节的主角,透过一幕幕庆丰收的场景,我们礼赞“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感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气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键在人,归根结底在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走出一条科技稳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
今天,我们用各种方式诉说丰收喜悦、庆祝五谷丰登、企盼国泰民,关键要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