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0月8日 星期
礼让行人、文明赏景……
国庆假期市民文明出游


车辆礼让行人。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林润

“十一”长假是人们的出行高峰。记者在假期走访中看到,车辆与行人相互礼让已成为一种习惯。在商场、公园、景区,多数市民都能做到垃圾不落地。在公交车上,让座成为一种时尚。

车辆与行人相互礼让

10月7日上午,记者在市区辽河路与市场北路交叉口看到,每当有市民行至斑马线上时,车辆往往会减速停下,待行人通过后再缓缓驶过。除了车辆礼让行人,也有行人在通过马路时,发现车流量较大,会对车辆摆摆手,让车辆先行通过,行人待车辆较少时,再通过路口。

“不能只让车辆礼让行人啊,行人也要礼让车辆。”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家就在市场北路,他过马路看到车流量大时,就会让车辆先行通过,“不能因为礼让我,让路上堵车啊。”

文明赏景排队拍照

10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市人民公园,公园内游人众多,但记者发现并未出现垃圾随手乱抛的现象。地面上除了散落些许落叶,并未出现垃圾的身影。

公园入口的喷泉开放,再加上摆放有序的花草,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我母亲小时候就带着我在这拍过照,今天我带孩子来也要拍一张。”市民赵先生看到另一位市民正在拍照,便停下脚步等候。

“谢谢,我马上拍完。”拍照市民看到赵先生停下脚步连忙道谢。

“假期人多,大家都想拍的好看一点,人挤人,互不相让,谁都拍不好。还不如相互让让,都能拍个好照片。”赵先生说。

让座成为一种时尚

10月5日晚,记者乘公交车经过市区交通路时,一位年轻乘客上了车,正准备坐下时,发现座位上撒有几颗糖豆,她随手拿出纸巾清理干净,扔进了垃圾桶内。

刚过了一站,上来了一位孕妇,这位年轻人看到后,随即起身让座。“我年轻站着也没啥。再说了,你不觉得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这件事很‘酷’吗?”年轻人对记者说。

随着市民的文明意识提高,在假期里,记者还看到了很多温馨场面。车辆排队进入停车场,没有出现加塞的情况;图书馆内安静看书写作业的孩童比比皆是……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的文明素质确实提高了不少。”在采访中,一位市民认为,文明行为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习惯,文明礼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