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文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
扎根民间 源于生活
相声的起源与发展


□宋清文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通俗易懂,明快动听;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用词广泛,丰富多彩;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的四大特点作为表现手段,以单口、对口、群口和相声剧为表演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幸福的笑声。相声界的前辈们给相声的四大特点归纳了四个字:说、学、逗、唱。

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最早由宋代“像生”演变而来的。明朝即已盛行。象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模拟口技类型的单口相声,随着广大观众对相声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升华,对口相声最终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笔者认为相声一词除了有相貌声音之意外,其中还有相互对话艺术的含义。

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现代相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到了晚清,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7年在全国推广普通话以后,演员多用普通话表演相声。

所谓相声,最初就模仿多种声音,如模仿人声、鸟声、兽声、风声、水声,以及其他声音等。

笔者认为,旧中国时孟尝君的六客学鸡叫以解其危,就是相声的先创者,以后历代相传,能者辈出,渐形成一种艺术。

比及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上《口技》一文中所写的表演者,已具有相声之雏形。再后表演者大都模仿人声,又在其中加上故事,于是就形成了相声艺术。现在舞台上的相声又增加模拟火车、汽车、飞机、枪炮和各种乐器等当代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更贴近了当代人们的生活,因此相声这种艺术表现式在广大观众心中扎下了牢牢的艺术根基。

在笔者上小学时,语文课本上就有《口技》这篇课文。文章说,最初是表演者设一布帐,一人坐于帐内,学兽叫、鸣叫、犬吠,听众在帐外围听。为了招揽更多听众,后来表演者把它综合起来,掺进一人故事,使发出的声音更生动,更系统。这种表演形式叫“暗相声”,术语叫“暗春”。像当时流行的《醉鬼还家》《五子闹学》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咸丰年间,北京有一朱绍文(1829~1904),祖籍浙江绍兴,寓居北京。中国近代相声艺术创始人,艺名“穷不怕”。其艺术活动主要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与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等七位艺人称为第一波“天桥八大怪”。朱绍文幼年学戏未能唱红,后多次改行均未成功,最后选择了说相声,被列为“天桥八大怪”之首。

相声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它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相声著名流派有“马(三立)派”“侯(宝林)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著名相声表演大师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苏文茂、刘宝瑞等多人。20世纪90年代,以侯宝林、马三立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家相继陨落,相声事业走入低谷。

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姜昆、侯耀文、石富宽、师胜杰为代表的相声新生代声速崛起。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河南的相声也随之兴起,其代表人物有杨宝璋、倪宝铎、许伍零、于根艺、陈冠义、余文光、范军、杨树等。

2005年起,凭借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2008年相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著名相声演员有马三立、张寿臣、侯宝林、刘宝瑞、苏文茂、常宝华、杨宝璋等。

相声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里的精髓,一直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它代表着我们国人的一种传统文化,就连相声演员表演现代体裁的作品仍然习惯穿着中国的传统服装长衫。

(作者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漯河市曲艺家协会顾问)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