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穿不暖。7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亿余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2013年至2018年,每年有1200多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中国由此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大为赞赏,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强调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该理念对中国的减贫工作以及国际发展援助等行为都产生深远影响。
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把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其中,中国为全球消除贫困提供了经验。古特雷斯认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2019年3月5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