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1月1日 星期
万合献、韩凤仙夫妇携手共度55年
夫妻心有灵犀 生活如糖似蜜

万合献、韩凤仙夫妇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77岁的万合献和78岁的韩凤仙,住在召陵区银鸽大道碧水湾小区。他俩结婚55年,一路走来相互扶持,十分恩爱,是邻居们羡慕的对象,也是晚辈们心中的榜样。10月29日,记者采访了这对老夫妻,倾听他们的爱情故事。

同心协力 共担风雨

记者来到他俩家中时,见韩凤仙和万合献正坐在沙发上聊天。两人聊得很愉快,不时传出笑声。记者了解到,1963年,韩凤仙和万合献经人介绍认识。当时,万合献在外地工作,两人通过书信联系。一年多后,他俩办了结婚手续,正式成为夫妻。

婚后,两个人分居两地。只有休假了,万合献才能回家。家中的一切,都交给韩凤仙打理。

“我们家没地,我只能去做工。”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韩凤仙边照顾家庭边打零工,“我给人家装卸货物,一天也能挣些钱。”

白天在外面工作,晚上回家做家务,当时的韩凤仙,每一天都很忙碌。“他一个人在外面工作,也特别辛苦,我多干点儿,就能多帮他一点。”韩凤仙说。

听到妻子提起从前,万合献诚恳地说,妻子年轻时没少为这个家出力,他特别感激。

观念相同 生活默契

“我们俩这么多年来,很少有拌嘴的时候,主要是不管遇到啥事,我们俩的想法都差不多。”韩凤仙告诉记者,在为人处事上,她和丈夫的理念一样,都觉得做人要厚道、孝顺,对待别人要宽厚。

“对于我们双方的父母,我俩一向都是一样对待,从来没有区别对待过。”在对待老人方面,万合献和韩凤仙的看法、做法也都一致。两人都将对方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同样孝敬,同样悉心照顾。他俩不仅自己这样做,还教育孩子结婚后要孝敬双方的父母。

除了孝敬父母,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韩凤仙和万合献也有着相同的观念。

多年来,不管在哪儿住,他们家和邻居们都相处融洽。家中有了什么好吃的,他俩都会给邻居们送一些。邻居们也很喜欢这老两口,不管在哪里遇到,都会主动和他俩打招呼。有一次,一位邻居种的菜熟了,采摘后专门送到老两口家中。

1995年,万合献退休。此后,他每天都陪在韩凤仙身边。后来有了孙女,他俩一起照顾孙女,直到孙女上了高中。如今,两人每天一起做饭、一起锻炼身体,相互陪伴,生活幸福。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