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敏展示获奖证书。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新锐
今年59岁的张华敏,退休后爱上了诗歌和小品,还喜欢朗诵和表演,把日子过得浪漫又快乐。11月4日,记者采访了她。
张华敏从小受家人的影响,喜欢唱歌舞蹈和朗诵,对文艺活动情有独钟。17岁高中毕业后,她当了3年音乐老师,后来又到召陵区天桥街道办事处工作。“以前我每年都代表单位参加文艺活动,不仅捧回了不少奖杯,还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张华敏说。
2015年,张华敏退休后,受聘担任漯河技师学院课外辅导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创作小品。“2016年10月,学校决定在2017年元旦时组织学生举行文艺联欢会,每个班都要出一个节目,我就创作了小品《二愣子相亲》,把孝道文化融了进去,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后来我觉得应该把这个特长发挥出来,让生活变得更丰富一些。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小品和诗歌创作。”张华敏说。
近几年,张华敏先后写了十多篇诗歌和小品,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2019年7月,她的诗歌《脊梁》在漯河市离退休干部“我和我的祖国”原创诗词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目前,张华敏正在创作一个孝老奉亲内容的小品。“这个小品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张华敏说,她做公益活动时,调解过一对婆媳间的矛盾,这对婆媳最终言归于好,有感于此,她决定创作一个反映婆媳情深的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