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11月11日一大早,朋友、亲戚、同事间打招呼的方式,似乎变成了“你几点睡的?”“想要的东西抢到了吗?”……经历了“双11”,很多人吐槽着自己的经历,并表示身心俱累。
做好了准备却睡过头
今年“双11”是第11个年头,很多人已过了新鲜劲,只是想趁机买一些有优惠的生活必需品。近两年,市民曹露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对待“双11”。她提前为家人选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后,就等着11月11日零点去抢购。
“平时晚上10点以前不会睡觉,昨晚9点多就睡着了。”11月11日,曹露告诉记者,她半夜惊醒,一看手机2点多了,赶紧点进购物车,结果限时优惠已经结束,有的衣服尺码没了,有的已经售罄。懊恼了一会儿,她熬夜重新选购。
熬夜没抢到最低价
林女士是一位准妈妈,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产,她提前把所需要的母婴产品添加进了购物车。
“因为买的东西较多,如果抢购及时、拼单合理,能省1000多块钱。”林女士说,她把要买的东西在多家电商平台上进行了价格对比,非常烦琐,她忙了快一个月。
“满400元减50元,预付定金有优惠……为了省钱,拼单、领券,买完东西天都快亮了。结果第二天发现,有好几样东西没有抢到全网最低价。”林女士说。
老年人加入抢购大军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老年人也热衷“双11”抢购。11月10日23时许,家住海河小区的魏先生准备休息,母亲却问他哪个网站退货不要钱还方便。“我妈最近学会了网购,发现‘双11’买东西便宜,就充满了期待。但我没想到她会半夜不睡觉,等着抢购。”魏先生说。
“我妈在网上看上了一套餐具,平时晚上9点就睡了,她一直等到了凌晨。”市民刘女士说,网络也正在改变一些老年人的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