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文
说到相声,漯河人与这一散发着浓郁芬芳、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前,漯河的东安市场(地址在现在的工人文化宫往西东安街一带)虽无北京天桥的资历深厚,但当时漯河也是水旱码头,再加上牛行街已是全国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漯河的名气在全国颇具影响,号称“小上海”。因此,东安市场非常繁华,一天到晚游人摩肩接踵,热闹异常。
1946年,东安市场(1947年建成)还在筹建时,笔者的恩师杨宝璋已经到漯河说相声了。他也是最早在漯河演出的相声艺人之一。当时漯河还没有像样的书棚和演出场合,杨宝璋和同行杨松临、田松山、王鹏等在孟记茶馆说相声。到了1947年,东安市场建好后,他们就在纪侠生和张连生的书棚旁撂地画锅,粘圆子(招揽观众)。杨宝璋逗哏,周希臣和石中立轮场给杨宝璋量活(捧哏)。相声演员赵少勤和搭档王鹏一场活儿,赵逗王捧。除了以上几位相声艺人,还有李传新、李桂兰夫妇,以及他们的小女儿(仅十几岁)三人合说。
1950年,相声和其他文艺门类一样,也融入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热潮中。杨宝璋一行再次来到漯河,还是在东安市场“疃春粘圆子”,杨宝璋以文哏功夫出众,表演艺术细腻、准确、生动、惯口如悬河般从天泻,切口如快刀般斩乱麻,口讲手比,眉飞色舞,特别是《地理图》,近百个中外地名,他能用偷换气的硬功夫一口气说完,这个段子每次要返场三番。越调名家申凤梅,京剧名家马洪良当时也在东安市场演出,经常到书棚为杨先生捧场。这次在东安市场演出了一年多。
1964年,杨宝璋三赴漯河,演出的是反映增产节约的《家庭会议》《一等于几》等段子。
1980年,杨宝璋第四次来漯河,在牛行街红星剧院演出。由于特殊原因,广大观众已经十几年没有欣赏到相声艺术了,那种焦禾逢甘霖、枯木迎新春的热切情怀,从演出中就体现出来。一天两场,场场爆满,剧场内掌声雷动,全场结束五六分钟后,掌声还在持续,演员返场五次之多。在漯河演出已经超过合同定期,但还不让走。由此可见,漯河人对相声艺术的由衷热爱
说到漯河本土相声,年长一些的老人都会说起漯河说唱团的相声演员杨金海和刘庆鄂,他俩可是当年漯河的著名笑星。1958年成立了漯河说唱团,当时团里的诵说类演员有相声演员杨金海、刘庆鄂、山东快书演员于丙林、演员朱国平(女)和山东快书演员周凤山以及兼职相声演员杨双琴(女)。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2年,有幸与杨金海、刘庆鄂老师分别合作了相声《小抬扛》《反正话》《相面》和《如此审案》。和杨、刘二位老师同时代,漯河还活跃着两位业余相声演员刘凤桐和闫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的相声艺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宋清文、刘耀年、李海超、张帆,这四位拜过门的相声、快板和山东快书演员都是三门抱(相声、快板、山东快书)一专多能。宋清文创作的相声《戏曲与方言》《方言漫谈》《新八扇屏》;刘耀年创作的相声《说说文明那些事》《我的一天》,均在全国、省、市获金、银、铜奖,有的作品分别在央视、省、市电视台、电台播出。宋清文、刘耀年、李海超、张帆四人根据不同作品相互轮换搭档,捧逗交换,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近几年来,我市第一个专业相声演出社团“清河相声社”做得风生水起。一群热爱相声的年轻人在张克举的带领下,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为广大干部群众带去了幸福欢乐的笑声。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在追求相声艺术的道路上艰难地探索着,用心地学习着,执着地前行着。
昭苏万物春风里,新篁跃跃已成材。笑满沙澧,漯河相声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