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商业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

降价促销,别玩文字游戏


“双11”过后,线上线下各种促销依然红火。不过,部分商家在促销中有意无意地混淆原价、正价、促销价、折后价等概念,如此形成的虚假折扣、促销水分大等情况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促销价可能是套路

消费者吴女士“双11”前到一家超市购物时,看到一种牛角面包正在促销,橙色的促销价签上标明,面包原价每盒29.8元,促销价19.8元。促销员表示当天是促销最后一天,转天就要恢复原价了。吴女士觉得机会难得,就买了好几盒。最近几天吴女士再来这家超市时却发现,面包价格仍是19.8元,只是价签变成了白色价签。促销人员解释说,现在确实是恢复原价了,不过现在的“原价”就是19.8元。吴女士表示,商家为多卖货在调价前故弄玄虚,有种捉弄顾客的感觉。

价格说法太多有点乱

在一些电商渠道,商家给出的各种促销价格的说法很多,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可能理解有误。张先生前些天打算在电商平台购买一款休闲裤,但研究了半天也没获得商家宣传中所说的最低价。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条休闲裤按商家的说法,正价是399元,团购促销价是161元,“两件折后价”是142元,“三件折后价”129元,另外使用优惠券后价格可能更低。但如不能满足复杂的促销条件,可能就没法获得最低价。据悉,促销中商家宣传的一般都是有可能出现的最低价,但实际上消费者并不容易获得。

业内人士表示,现如今在各类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严格的大环境下,商家的各类促销实际上是越来越规范了。但与此同时,还是会有个别商家“钻空子”“打擦边球”“玩文字游戏”,有些商家的行为虽然不算是明目张胆地欺骗消费者,但故弄玄虚、混淆概念的做法,同样会给消费者的权益造成间接或直接的损害,也是有失诚信的行为。据《今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