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

6万多老人喜领高龄津贴

91岁刘好老人领到第四季度高龄津贴。

编者按

又到了年终岁尾。政府今年承诺的民生实事落实得咋样了?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即日起,本报将开辟《民生实事 年终答卷》栏目,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惠民举措,看百姓身边变化,听群众心声,感受“民生温度”幸福指数。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发津贴喽!过年发压岁钱的钱更多喽!”12月10日上午,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谢镇吕仓村,91岁刘好老人拿着刚取出来的第四季度高龄津贴,喜上眉梢。“现在一大把年纪了,还能享受到政府发的津贴。党和政府的政策真好!”老人越说越激动。

其实,高兴的老人不只刘好一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7万名80岁以上老人享受到高龄津贴的政策红利。

建立高龄津贴制度是省政府确定的2019年民生实事。市政府对高龄津贴发放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今年市定10件民生实事。经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讨论通过,于2019年2月27日印发《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的通知》文件。明确发放对象为我市户籍且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所有健在老年人。发放标准为年满80至8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60元;年满90至9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年满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500元。每季度发放一次。

“一定要将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高龄老人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市民政局的有关负责人说,他们会同财政局制定了《漯河市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发放办法(暂行)》文件,明确高龄津贴的申请、审核、退出流程和资金的管理工作,实行高龄津贴社会化发放,采取“财政拨付、银行代发”一卡通的方式集中发放,做到及时、足额发放,资金安全、透明、公开运行。

“这项工作启动后,时间紧、任务重。”该负责人说,前期要把全市80岁以上老年人的底数摸清楚,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及照片,向户籍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填写《漯河市高龄津贴申请审批表》,做到随时申请,随时办结。市民政局建立全市高龄老人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老人信息数据库数据,老人自申请之后,年满90岁或100岁不需要二次申请,自满90岁或100岁当月按照新的标准进行发放。

对人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的人群做好告知和提醒,对户口在本地、人在外在的适龄老人,及时通知其家属或亲朋,提前做好通知,对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或孤寡老人,积极主动与老人及其亲属沟通,并提供主动上门服务,办理申请。

民政部门将审核通过的名单及补助金额交给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核实无误后按照时间节点将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给老人。

下一步,民政部门将加强对享受高龄津贴人员的动态管理,定期核查,切实做到有进有出,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落实。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