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

赵圈:手工制酱闯富路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新锐

今年48岁的赵圈是临颍石桥乡李庄村人,他在家庭陷入贫困的情况下,通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酱产品,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12月21日,记者来到赵圈的家中。赵圈曾在广州打工十多年,2018年年底,因妻子生病需要治疗才回到家乡。“治病花了几十万元,家里的积蓄一下子空了。”赵圈说,“我不愿等着政府救助,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走上致富路,就开始制作酱产品。”

赵圈曾跟母亲学过手工制作酱豆,觉得这种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酱豆,在人们追求绿色生活品质的当下应该很受欢迎。2019年5月,他开始着手尝试。

赵圈挑选出上好的黄豆,经过浸泡、煮熟、拌面、晾晒、发酵、曝晒等一系列工序,三个月后第一批酱豆制作成功,共三百多盆。赵圈请了村民来品尝他加工出来的酱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认为味道十分纯正。

李庄村党支部书记程新洋还把他的酱豆推荐到市“10.17扶贫日暨消费扶贫产销对接会”上,一个上午就销售酱豆上百瓶。

赵圈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的酱产品有了名声后,十里八村的村民纷纷前来购买品尝,光卖酱制品一个月他就能收入一万多元。

有了收入,赵圈的信心大增。在进一步扩大酱豆制品生产规模的同时,他还增加了老酱制作。赵圈说:“下一步我要把传统手工制作酱油当成主打产品,老抽、生抽一齐生产,闯出传统手工工艺制酱的牌子。”

“乡里正在搭建一个名为‘颍川田园公社’的销售平台,为本乡农民销售特色农产品和风味食品。有政府的帮助,我就不用发愁销路的事了,现在是一心想着如何扩大生产规模。”赵圈说,“传统手工工艺制作酱产品,主要是工序繁琐,特别需要人手。”

“赵圈扩大酱制品生产,会给村里的贫困户带来务工的机会,让他们不出村就能挣到钱,村里很支持他扩大生产。”村党支部书记程新洋说。

“这条路我是走对了。”赵圈向记者表示,“只要勤劳肯干,自己闯出一条致富路,比等着政府的救助要有面子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