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华
单向两车道上的小车,开始一辆一辆靠边挪动,很快在道路中间留出一条“生命通道”。四川遂宁市观音湖下穿隧道12月20日再次上演“教科书式让行”,救护车得以及时通过。
汽车社会需要交通文明,“教科书式让行”就是对交通文明最好的诠释,我们应该向那些主动让行的司机们致敬。换一个角度来看,对救护车让行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因为一般救护车上都是需要紧急救治的病人,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文明需要自觉,但更需要引导。礼让救护车,这是毋庸置疑的。为鼓励私家车礼让救护车,因礼让救护车出现闯红灯、压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可以免罚几乎已经成为规定动作。比如珠海市规定司机礼让救护车产生违法,只需将时间、地点、车牌等信息发到珠海交警微信后台,交警经过核实就会直接撤销罚单。很显然,免罚实际上可以消除司机的后顾之忧,从而使让行成为司机们举手之劳的小事。
礼让应急车辆,畅通生命通道,既是司机们的义务,也是文明的体现。对于“教科书式让行”,我们应该大力宣传,鼓励这种善举,从而让更多的司机参与进来,让生命通道更加的便捷畅通。同时,对于那些不主动礼让的司机,也应该依照相关规定做出相应的处罚。只有这样,礼让救护车才会变成行动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