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明风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月3日 星期

“无臂书法家”书写自强人生

赵靖苦练“口书”。

赵靖,1969年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9岁时因公痛失双臂,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口代手,走上了“口书”之路。如今,他不忘回馈社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近百万元……

1986年,初中毕业的赵靖进入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石膏矿做了一名矿井工人。1988年的一天,赵靖在排除“哑炮”时,“哑炮”突然爆炸,赵靖失去了双手及前臂,一只眼球摘除,另一只眼睛视力也只剩下0.4。面对这种情况,年仅19岁的赵靖没有向厄运低头,他经常用张海迪、保尔·柯察金的事迹鼓励自己,逐渐从阴霾中走了出来。

有一天,一份《书法报》进入了赵靖的视野,一幅幅书法作品燃起了他渴求成功的梦想。他想用脚夹笔练习写字,因为视力太差无奈放弃。当得知有人用嘴咬着笔杆写字的故事后,他就开始尝试,从此开始了“口书”人生……

为了练好字,他咬折了无数个笔杆。笔含在口中,唾液便顺着笔杆往下流,常常弄湿纸张;长时间的练习,引起了口腔发炎,进而引发了胃病,他不得不多次走进医院。然而,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夜,他都坚持了下来,并初步掌握了书法的技法。

随着学习的深入,赵靖的作品先后获得全国性书画比赛大奖近百次,部分作品被海内外书画爱好者收藏。有人曾出高价,请赵靖到景点现场卖字;有人出主意,让赵靖参加商业演出,以此提高知名度获得酬劳……都被赵靖谢绝了。

因为,早在练习书法之初,赵靖就曾将得到过的所有帮助悄悄记在心里,并对自己说:“一定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赵靖在县图书馆和文化馆开设了书画暑期班,义务教有兴趣的孩子书画。每逢春节,他还组织孩子们上街写春联,不仅教导孩子们书法技艺,还让他们懂得奉献的快乐。

1998年,在家长们的多次要求下,赵靖创办“赵靖书画艺术中心”,开始了书画教学生涯。他常常用亲身经历教导遇到困难的孩子们,帮他们走出逆境。

当时,一位学生家长主动找到赵靖。他的孩子10岁左右,右手天生有些缺陷,不能写字。孩子非常自卑,在学校里总是将右手缩在袖子里,也不愿意和老师、同学多交流。赵靖听说后,立即让家长把孩子送到了书画班。赵靖鼓励小男孩:“我这两只手都没有的人,都愿意把手臂伸出来给大家看。你这个小小男子汉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在赵靖的开导下,小男孩慢慢放下了“包袱”,变得开朗起来,并通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20多年来,赵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近百万元。2019年5月,赵靖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他说:“我要珍惜这个荣誉,更加努力工作,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发挥好残疾人自强模范的带头作用,把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关心,对残疾人家庭的关注传递到家乡每一名残疾人心上。”据中国文明网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