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老龄化趋势明显,更多老年人就业好像成为一个潮流。在美国智库外交学会近日提醒关注的2020年七大趋势中,就有“亚洲的老龄化”,而增加劳动大军中老年人的数量则成为一些国家保持经济活力的关键一步。但老年人就业并非说说那么简单,虽然在部分国家已经是一种显著现象,但相应的配套措施并不完善,绝大部分国家并没有为银发族就业做好准备。
德国
“迷你工作”受老人青睐
“45岁太老?55岁多余?我们连65岁的人都雇!”十多年前,当德国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打出这一广告时,很多人提出疑问。但现在,返聘老员工已成为不少德国大公司的“标配”。
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丁戈尔芬的宝马工厂是德国最早正式返聘退休人员的大企业。早在2007年,宝马就在丁戈尔芬工厂率先打造一个特殊团队——“老员工生产线”。
“这个项目名为‘今天为明天,旨在确保公司未来仍能保持业内技术创新领先者的地位。”宝马部门主管卢特贝格对记者说,实验结果显示,“老员工生产线”与年轻员工主导的生产线效率相当,甚至还有优势。这项实验不仅达到目标,还为德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不过,德国联邦劳工局专家莱德尔对记者说:“退休人员返聘到原企业的是少数,大多数退休人员是在社会进行‘二次就业’。”数据显示,这些“二次就业”者大多选择“迷你工作”。
所谓“迷你工作”就是工作时间少而灵活,收入不超过每月450欧元的工作。记者了解到,德国几乎所有行业都有“迷你工作”,包括会计、工程师、经济顾问等,但最多的要数餐饮、零售、家政等低技术的行业。70岁的玛丽亚在公寓附近的一家面包咖啡店找到工作,每月工作45个小时。她说,这份工作很灵活,工作日可选择早上或下午。
德国社会问题专家马塞尔告诉记者,退休人员再就业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老龄化日趋严重,在未来40或50年内,德国劳动人口每年将减少30万到50万,锐减程度可以和20世纪30年代的战争时期相比;二是退休金日益减少,“年轻时努力工作,退休后衣食无忧”越来越难以实现。研究显示,2030年以后退休的德国人中,近半数人的法定退休金达不到贫困线。
A
B
日本
进入“人生100年时代”?
在日本,79.3%的企业将退休年龄定为60岁,16.4%的企业定为65岁,还有少数企业没有退休制度,72.2%的企业设有再雇用制度。如今日本有一流行说法叫“人生100年时代”,许多人80多岁还在工作。
日本老人从事较多的10种工作是:一、事务性工作,比如简单的资料打字;二、轻手工活,如包装、打包等;三、专业技术工作,一般是退休前工作的延伸;四、清扫;五、医疗、福祉、介护工作;六、讲师、教练;七、超市收银员;八、厨房调理工作;九、送货员;十、警备员。
记者之前住的公寓一楼传达室是一位退休老人坐镇,他毕业于早稻田大学,退休前是一家大企业的部长,退休金想来不菲。但他愿意到公寓传达室发挥余热。
福祉设施里,老人为老人服务在日本是十分普遍的事。京都府木津市的社会福祉设施里,从事疗养老人接送服务的多是60岁以上的老司机,由于担心高龄者开车不安全,设施规定到73岁就得离开驾驶员岗位,但此举造成司机供应不足,60岁左右的“年轻老司机”因此比较抢手。
日本政府对老人创业积极支持,日本政策金融公库作为政府的金融机关,对于55岁以上的创业人员可以让其融资7200万日元。东京都对于55岁以上人员的创业给予优惠措施,贷款金额1500万日元以内,利息1%以下,而一般企业的贷款利息为7.5%~15%。
日本有不少专门面向50岁以上求职者的网站,企业也愿意聘用高龄者,认为年纪大的人责任心强,性格沉稳,且工资较低。2018年有统计称,自2012年以来,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470万,但就业的劳动人口却激增440万,新增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老年人。
C
韩国
61岁保安:“我是这里最年轻的”
在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9%,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想工作和不想工作却不得不正在工作的老年人至少有200万。这意味着很多韩国老年人正面临就业难和失业的困扰。
记者有两位老年韩国朋友,一位曾任韩国四大银行之一的副行长,另一位做过外交官。前者年过六旬,退休后开了一家小型保险公司;后者年近八旬,办起了国际学校和连锁餐厅。当记者和他们分享中国老人的晚年生活,谈及老年大学、广场舞、带孙辈时,他们的表情并不“艳羡”。“每天被工作充实,感觉心态很年轻,这很好。”他们说。
和日本相似,在韩国的出租车司机群体中,老年人很多。以2018年7月数据为准,韩国65岁以上的出租车司机共7.28万名,占总人数的27.1%。记者就曾遇到1936年出生的司机,老人当过30多年的兵,退伍后开始开出租车。
2018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贫困率高达42.2%。在韩国水原市,61岁的金先生从2018年起便在一栋公寓做保安。“在这儿工作的保安数我最年轻,最大的年近八旬。婴儿潮一代相继迎来退休,这职位能保多久也是未知数。”
在首尔,以地铁钟路5街站、水逾站、弥阿站为据点,聚集着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职介所。65岁的姜某是一家职介所的老板,他说,职介所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大多是公寓保安、公司保洁员、停车管理员、餐厅服务员等。
老年人被雇为正式员工,实属幸运。通常情况下,他们都被当作人力空白时暂时的“补充”。
韩国政府一直在想办法推动老年人再就业,包括在各市、郡、区政府设立支援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相关部门,组织“银发招聘会”等。据报道,从2020年开始,韩国打算投入巨资向雇60岁以上老人的企业发放补助金,还准备要求企业雇用员工至65岁。但业界专家指出,想要工作的老人多而工作岗位少,且对老年人而言“合适”的工作岗位匮乏,这是问题的关键。
D
巴西
“退而不休”尚未提上日程
根据世界银行此前的报告,2019年巴西的劳动力人口(15岁~64岁)将会停止增长,老年人和儿童的数量将增加,到2030年巴西儿童和老年人的数量或比劳动力人口更多。
2019年10月下旬,巴西参议院正式批准养老金改革法案,法案核心内容是男性最低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女性延长至62岁。此前,巴西养老金制度被认为是“全球最慷慨”,甚至优于以高福利著称的挪威:只需缴纳15年养老保险,男性达到65岁、女性60岁后,就可全额领取养老金。男性如果缴纳养老保险达到30年,可以在53岁提前退休,女性如缴纳25年,则可以在48岁时退休。
由于老龄化问题,一些国外媒体曾集中报道过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新彼得罗波利斯市,该市老人众多,年轻人大量外流,很多老人都继续工作,成为“巴西未来的缩影”。一些老人继续找工作的原因是退休金无法满足其消费需求。有巴西咨询机构做过调查,因经济危机,约1000万巴西人靠家中老人的退休金生活。
其实,很多巴西人对退休后继续工作并不乐意,同样不想延迟退休。与此同时,巴西企业对雇用老人也没有太大兴趣。正因为如此,巴西应用经济研究院之前发布的报告称,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重新找到工作的比例由28%降到23%。巴西地理统计研究院则称,只有26%的老人有正式的合同。
还有一个问题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更需要解决。一名巴西房地产从业者对记者直言,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大城市物价非常高,基本生活开销大,“普通退休人员1000多雷亚尔的工资,恐怕仅够填饱肚子。越来越多的老人想找工作,可是,还有那么多年轻人闲着呢”。
■相关链接
联合国发布报告显示 全世界老龄化正加剧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9年6月17日发布一份报告说,203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77亿增至85亿,2050年达到97亿,2100年或将达到110亿。
这份名为《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现提要》的报告说,从现在起到2050年,一半的世界新增人口将集中在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埃及、美国9个国家。预计2027年左右,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报告发现,世界人口增速在放缓,更多国家人口出现萎缩。从现在到2050年,人口出现萎缩的国家或地区数量将增至55个,其中26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萎缩将超过10%。
报告称,全球妇女平均生育率已经由1990年的3.2降至现在的2.5。到2050年,全球妇女平均生育率将继续下降到2.2。
报告认为,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65岁及以上人口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年龄组。目前,全世界约9%的人口超过65岁,而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6%,届时欧洲和北美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全世界8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目前的1.43亿增加到4.26亿。报告认为,人口老龄化导致工作年龄段人口比例下降,这将增加社会保障压力。
综合《北京日报》《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