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女子吃果冻导致酒驾# 近日,浙江一女子吃“网红果冻”出交通事故被送医急救一事引发关注。经查,女子驾车前吃了含有酒精成分的果冻,血液酒精含量达酒后驾驶机动车标准。而该“网红果冻”包装上并没有酒精含量信息。
点评:食品标签中不标明酒精含量,给公众带来误导,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造成“被酒驾”的案例近年来时有发生。当务之急,相关部门需完善食品标签,强化含酒精食品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新华网:#货车交保护费# 近期,有媒体报道,揭阳普宁市和惠来县货车交保护费买“路牌”已成当地行业潜规则。超限超载甚至是标载货车车辆一般一个月花1800元购买一张“路牌”,就能保证顺利通行,钱则由“黄牛”转交给交通执法者。
点评:超限超载易造成交通事故,也会严重破坏公路基础设施。事发地执法者通过买卖“路牌”,企图将超载超限违法行为“合法化”,大大损害了公众对法律和政府部门的信任,必须深挖其中的腐败,严惩“保护伞”。
@中新网:#灰黑“代经济”# 近日有媒体报道,如今,越来越便利的社交渠道、交易平台催生了各式各样的“代经济”新消费模式:代吃饭、代堆雪人、代排队……成为一种时髦的经济现象。同时,伴随各类代服务项目的出现,一些灰黑“代经济”在地下滋长,潜藏风险。
点评:“代经济”的初衷,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创造就业机会,但灰黑“代经济”却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偏离了“代经济”的初衷。相关职能部门要坚决予以纠偏,不给灰黑“代经济”留下生存空间,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