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二十八,贴花花。”1月2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会贴春联、贴窗花。1月21日上午,漯河日报社“新年送春联、核心价值观主题灯笼”活动继续进行,当天送出的是别具特色的“汉字漯河”春联。这是河南海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特色文创产品。
当天上午,记者将“汉字漯河”春联送到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漓江路社区是省级志愿者服务站,也是“天桥义工”所在地。漓江路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等多项殊荣,2016年还入选100个“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社区工作人员将“汉字漯河”春联粘贴在社区服务大厅的玻璃门上,将大红灯笼挂在大厅门口。这样一来,社区居民都可以看到,也都能感受到日渐浓郁的年味儿。
记者还将“汉字漯河”春联分别送给“天桥义工”发起人赵国锁、苏永福,以及“天桥义工”张静。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一直坚持每周六做义工。如今,“天桥义工”发展势头很好,成员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市志愿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
拿到春联后,苏永福等人对创意春联赞不绝口。
“把漯河的特色都包含在了里面,有创意。”退休干部赵国锁说,将春联作为宣传漯河的载体,包含了漯河的人文景观、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等内容,很好。春联上的每一个字都由四个字组成,形式新颖,寓意丰富。
在当天的活动中,记者还将创意春联送给社区多位“十佳市民”,真心祝愿他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至此,漯河日报社“新年送春联、核心价值观主题灯笼”活动圆满结束。活动中,记者先后为我市“十佳市民”、“漯河好人”、贫困户等送去春联、大红灯笼、鼠年吉祥物等礼物,以及诚挚的新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