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敌”当前,口罩成为标配。因此,有必要给大家聊一下那些在疫病中保护我们的“外挂”,看看对抗微生物和病原体时,人类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
神秘的鸟嘴服
16世纪,路易十三的御医法国医生查尔斯·德洛姆发明了防传染医生套装,就是“鸟嘴服”。鸟嘴服包括一顶帽子、一副 “鸟嘴”形的面具、一套几乎可以包裹全身的长袍子。其中,帽子可以防止病人的脸贴近医生,长袍可以杜绝体液污染,而鸟嘴服的鸟嘴部分,填充了很多香料,参与的医生也会有些自己的“秘方”。香料的填充和长长的鸟嘴,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防护服的首次亮相。
口罩是用来保护别人的?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类口罩物”,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崇尚拜火教的波斯人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求信众用布遮住脸。也就是说,人们觉得自己不洁净、会污染外界,才发明了口罩。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给皇上、皇后送饭的太监宫女,为了防止自己的口气或口水污染了主子的饭菜,就用绢布捂起口鼻。
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猜测,是医护人员讲话时的带菌唾液导致患者伤口感染。他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这一举动果然有效,病人伤口感染率大大降低,各国医生纷纷效仿,口罩便在欧洲医学界推广开来。所以,口罩一开始的使用,并不是为了防止“被感染”,而是为了防止“去感染”别人。
历史上最初的口罩,只是一层面纱一样的防护物。1897年,英国一位外科医生在纱布内装了一个细铁丝支架,使纱布与口鼻间留有间隙,克服了呼吸不畅、容易被唾液弄湿的弱点,这种结构的口罩,与今天大家常见的蓝色或白色无纺布材质的单层一次性口罩相仿。
1899年,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发明了一种6层纱布的口罩,可以自由系结,附带一个可以挂在耳朵上的环形带子,这就是一直服役到现代的可灭菌式纱布口罩。
医学的进步,一方面是我们对自身和疾病认识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其他科学、工程学和制造技术的集成和发展。相信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将打造出更多阻击疫病的“超级外挂”。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