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国家卫健委公布《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家长该如何对孩子科学防护?来看看这套“全方位儿童防疫指南”。
居家篇
1岁以下婴儿以被动防护为主
■母乳是提高新生儿免疫力最好的“药物”。6月龄以内婴儿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月龄后再合理添加辅食,同时建议继续哺乳到24个月或以上。
但若儿童母亲为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应暂停母乳喂养并与母亲隔离,直至母亲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所有症状消失;
■居室保持清洁,每日定时通风。通风时,注意别让孩子受凉感冒;
■家长不要亲吻孩子,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呼气;
■孩子的物品、玩具定期消毒。
避免带孩子出门
■尤其是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如商场等;不可避免的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1~2米以上);
■与人接触时,谢绝熟人触摸婴幼儿或近距离对儿童说话;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以及两周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接触。
尽量少去医院
疫情期间建议推迟或取消常规的儿童健康检查,尽量避免去医院。若孩子患有慢性病,复查是否改期要遵循主治医师对病情的评估,不可擅自做主。但如病情不允许,需及时就诊时,患儿和家长均应做好防护,全程戴好口罩。
照护者及儿童都应勤洗手
■跟孩子玩耍前认真洗手;外出回家要更换衣物、洗手后才抱孩子;
■帮助孩子饭前便后、游戏玩耍、咳嗽喷嚏、接触过唾液和分泌物之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如要咳嗽或打喷嚏,应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将污染的纸巾立刻扔进有盖的垃圾箱,用流动的清水认真洗手。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可以用弯曲的手肘掩护,然后认真清洗手臂。
饮食篇
注意卫生
■家长在处理生食及熟食之间要洗手,做好饭菜洗完手再去接触孩子;
■使用餐具时,最好单独使用碗筷,用公筷分餐制;饭后仔细清洗餐具,建议蒸锅开锅后,蒸十分钟;
■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喂食孩子(包括不用嘴吹凉食物),不跟孩子共用餐具。
均衡营养
■保证孩子有充足的能量供应,建议多让孩子吃新鲜蔬菜(尤其各种青菜)、水果、瘦肉、蛋、奶、鱼、豆制品等食物。
■若孩子食欲欠佳,就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进食半流食或流食类食物,比如牛奶、蔬菜粥、面片汤、鸡蛋羹等好消化的食物。
■督促孩子多饮水,以白开水为好,新鲜果汁蔬菜汁亦可,多排汗、多排尿。均衡饮食,保证大便通畅,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多食油炸高糖类食物,如油炸薯条、鸡块,巧克力,奶油蛋糕等,此类食物易消化不良。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