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在抗击疫情前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复工复产的基础和前提。在经济发展前线,促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这是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降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连日来,全国复工复产陆续开启,部委、地方、企业积极行动,努力降低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稳定经济运行。
全国复工陆续开启 防护生产两不误
戴好口罩、帽子,酒精免洗洗手液消毒擦拭,测量体温正常后方可入内……这是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上班前的必备“三部曲”。“企业一季度的订单早已排满,根据灵活调配的原则,目前生产基本能跟上订单量。”该公司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向记者介绍说。
2月10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的多个子公司也吹响了全面复工的号角,运行、维修、服务、安防、物资、后勤等各专业部门均已全部到位,在积极履行防疫职责的同时,全面保障电力安全供应,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复工复产,对于在全球布局产业链的企业而言,更显急迫重要。2月10日,是江苏苏美达集团线下复工第一天。针对办公场所众多且分散的特点,公司统一部署,在总部及各单位实施物资保障、环境防控、人员排查等工作,尽全力为复工复产提供充足保障,努力降低疫情对业务经营工作带来的影响。
“目前,从全国情况看,除湖北外的各省(区、市)正在逐步复工复产,特别是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均已陆续开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1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据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口罩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超过76%,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为77%,全国重点监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煤矿复产率57.8%,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充足,民航、铁路、水运运输网络正常运营。
暖招实招频出 帮助企业“减负通阻”
一手要打好疫情阻击战,一手要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聚焦企业当前面临的返工人员和防疫物资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资金压力大、交通物流不畅等诸多难题,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推出政策组合拳,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地方也纷纷采取管用办法、创新务实举措,给企业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吃下“定心丸”。
复工复产,先要破解员工返工返岗以及复工后防护难题。丛亮表示,要分批有序推动错峰返程返岗。重要国计民生领域要立即复工复产,重大项目要及时返岗、尽早开工,其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暂不开工,疫情高发地区和非紧迫岗位可适当延期返程。
此前,人社部等5部门印发通知,指导农民工等人员做好返岗务工防护,指导企业做好卫生防疫、检测仪器及药品配置等。
复工复产,还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要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企业的复工复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11日在全国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分类分批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要推动大企业重点项目顺次复工复产,要对复工复产的要素进行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及时协调解决用工、原料、资金不足等问题。制定煤电油气供应保障预案,防止区域性、时段性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
复工复产,交通顺畅也是关键保障。交通运输部日前要求保障农民工输入输出地的相关客运线路顺畅运营。2月10日起,申通、韵达、中通、德邦、宅急送等物流快递企业全面恢复运营,为保障物畅其流再添一份力。
复工复产,中小企业要克服的困难更多。工信部日前出台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和金融扶持等六方面20条措施,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实现有序复工复产。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