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2月17日 星期

隔离病区的白衣天使

医生陈鹏飞(左)和护士长韩利玲。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位于市区五一路南段的源汇区人民医院,是我市本次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主要负责收治市区疑似病例。医院住院部大楼七、八、九三层被设置为隔离病区,从1月29日开始,20多名医护人员在这里与病疫做斗争,全力守护生命健康。2月15日,记者对医院情况和一线医护人员进行采访。

矢志不渝医者心

2月15日上午,源汇区人民医院冷冷清清,门口两位全副武装的检测人员,严格对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测。该医院病房楼七、八、九三层为隔离病区,里面又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和全清洁区等区域,目前九楼还没有安排病人。记者在缓冲区采访了医护人员。

28岁的陈鹏飞是外科医生,刚结婚5个月,还没有孩子,为参加抗疫工作,他说服了妻子和妈妈投入一线。目前陈鹏飞在隔离病区已待了15天,与第二批医护人员完成交接任务,即将回到宾馆进行隔离。

陈鹏飞的任务是为疑似病例患者接诊、询问病情,根据病情制定不同方案,进行核酸检查,呈阳性的就立即汇报。除此之外,他还要和病人沟通,安抚情绪。“有些疑似病例患者特别焦虑,这就需要心理疏导。”陈鹏飞说,为了安抚疑似病例患者的情绪,医生要多次到病床前解释,与病人接触得越多就越危险,但为了让他们安心,也顾不上这么多。

六个小时换一次班

隔离病区内,医护人员至少六个小时换一次班,连续工作六个小时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七点交接班,我下午两点就开始不喝水,因为防护服不够,也害怕上厕所,在隔离病区换防护服会增加感染的危险。”陈鹏飞说,在工作中虽然憋得特别难受,但也要忍着,这也导致不少医护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炎、便秘症状。

从隔离病区下班,基本已经很晚了,甚至到了凌晨,脸部和耳朵被口罩勒到破皮,疼痛难忍,加上过度劳累和紧张,回到宾馆也睡不着,不少人都准备了安眠药。

和陈鹏飞同一批进隔离病房的医生于小龙,因劳累过度引发阑尾炎,但他与疑似病人接触过,属于特殊人群,只能在医院九楼隔离病区进行治疗。于小龙今年28岁,上班刚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一线。“在隔离病区工作的时候,感觉肚子隐隐作痛,不过工作忙没有太在意,没想到刚与第二批医护人员交接,身体就顶不住了。”于小龙说。

虽然累但工作不能停

在隔离病区内的护士长韩利玲和护士王剑侠,本来工作已经结束,但由于要对第二批医护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她们又在隔离病区多待了几天。

韩利玲的工作是负责物资调配,处理突发事件,与外院援助医生进行沟通,还要负责整个病区的消毒等。

“刚到隔离病区的时候,事情特别多,从早上八点忙到下午四五点还不能交接班,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行,所有流程已经很顺利了,基本能保证六个小时换一次班。”韩利玲说,护士们的任务是给疑似病例患者安排房间、每天放置洗漱用品、发药、输液、测量体温等。病人离开后还要对房间进行消毒,消毒是避免交叉感染的关键,非常严格。每天至少两次对通往病区的走廊、电梯等的消毒也由护士们负责。

工作时间太长,防护服又不透气,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出现了不适症状。出汗后橡胶手套不透气,皮肤被汗水捂得发白,加上消毒液和酒精的侵蚀,手皮脱落是常事。由于戴口罩和消毒,护士王剑侠面部严重过敏,起了不少红疙瘩,但她并不在意。

“在病房中,虽然我们很累,但我们不能停下工作,新型肺炎没那么可怕,做好防护,配合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它。”王剑侠说,虽然没有前往武汉,但与同事们在漯河抗疫一线奋斗,感到很骄傲,如有需要将再次进入隔离病区,继续战斗。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