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2月21日,市区公交车分批恢复线路营运,当天开通的有100路、105路、106路、107路和118路。那么,车辆如何消毒,司机和乘客如何做好防护,首日运行情况如何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乘客要戴口罩,上车要测体温并实名登记
2月21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市区辽河路与泰山路交叉口附近的公交站坐上一辆105路公交车,车上防疫员对记者进行了体温测试,又询问记者的姓名、电话和身份证号码,并一一登记。防疫员对记者说:“我们的车是从铁东发过来,没有贴二维码,到龙江路总站后贴上二维码,乘客就可以扫码登记了。使用学生卡或漯河公交APP可直接刷卡或扫码乘车,不再进行个人信息扫码登记。”
记者又乘坐107路公交车,同样要测体温并实名登记。这辆车上有两名乘客,都戴着口罩。乘客朱先生表示,公交方面做好防控的同时,市民也要积极进行自我防护。
车辆到站彻底消毒
记者乘坐107路公交车来到高铁站场站。进站后,司机先打开车窗通风,然后对车内的座椅、扶手、车厢壁、玻璃、地板逐一消毒。
“现在仍是疫情防控期,我们对车辆一班一消毒,并对司机已使用口罩进行统一回收。”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天开通的5条线路共投入运行50台车,每辆车上都配备一名防疫员,负责对乘客测量体温、进行实名制登记、监督乘客扫码登记。疫情防控期间,车长、防疫员对以下几种情况有权拒绝乘坐公交车:体温测量高于37.3°者;不戴口罩者;不配合防疫员进行实名登记者;无法扫码登记个人信息者。
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还表示,21日恢复营运当天发车时间是上午8点,下午5点30分发出最后一班车。以后会视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和群众乘车实际需要,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逐步恢复其他线路和运力,营运时间也会逐步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