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辉
女儿4岁,老公在外地上班,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可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还是义无反顾走上抗疫前线。她就是市传染病医院呼吸三科护士王丽莉。2月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一停下来,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人。”
除夕夜接到战“疫”任务
“宝贝,妈妈明天要去上班,你可能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妈妈了,在家要听姥姥、姥爷的话,想妈妈了就给妈妈视频。”1月24日,除夕夜,王丽莉突然接到医院领导打来的电话:第二天准备进入隔离病区。
女儿小,丈夫过年没回来,母亲心脏一直不好。思考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她还是决定去战场,“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一份责任,这时候我不能当逃兵。”王丽莉说,她把女儿交给父母,叮嘱了一番后,就匆匆赶到医院。
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
“今天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吃饭还好吗?”每天进入隔离病房,王丽莉首先查看每个病人的身体情况,给他们安慰和鼓励。
每次进入病区,都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为了减少穿脱次数,她不吃不喝,工作七八个小时:为病人扎针输液,更换氧气,擦拭门把手,转运医疗垃圾,给病人送水送饭、清理大小便,为下一个班次做好消毒清洁……尽管衣服湿透,身心疲惫,她从没说过“苦”和“累”。
刚换岗两天又申请上前线
“还让我去吧,我能行,请领导放心!”2月11日,第二批医务人员换岗时,她对护士长说。
从开始接收疑似病人,丽莉就一直坚守在隔离病区,直到第一批疑似病人全部出院,她才得以在指定的酒店休息两天。可当确诊病人收治科室的医务人员需要换岗时,她又主动提出进入的请求。一旦进入,又要连续工作15天,护士长怕她受不了,可她执意要去。
“我热爱这份工作,它满足了我对‘英雄’的所有幻想,也给予了我很多微小却难忘的感动。”王丽莉说。